文章目录
如何确定肾下垂
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能初步作出判断。平卧与站立位的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IVU)能基本明确诊断。诊断的标准是站立位时肾脏下移超过一个椎体即可诊断。IVU除能确定肾下垂程度外,同时可显示:输尿管有无扭曲;有无肾积水及结石;肾脏有无旋转和本身旋转不良;肾盂排空延迟现象。
肾下垂需与异位肾、肾下极肿瘤、肾上方肿瘤将肾脏向下推移及后腹膜肿物进行鉴别。异位肾表现为肾固定于下腹部或盆腔,平卧后不能上移等特点。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可借助于B超、IVU、CT检查,一般鉴别并无困难。
肾脏局部症状:常为腰部钝痛或牵扯痛,其症状的出现与体位和活动有关,平卧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久站或过多活动后症状再发。当肾蒂血管发生扭曲时,会出现Dietl危象,即肾绞痛,向输尿管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苍白、虚脱、脉速等症状;继发结石时可有典型的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继发感染时出现发热、尿频、尿急、血尿等。
消化系统症状:原因系腹膜后交感神经丛受刺激所致的反射性症状,包括腹胀、暖气、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症状。
神经精神症状:此类患者多伴有神经官能症症状,如失眠、乏力、头晕心悸等。
体检:肾区双合诊能扪及随呼吸而上下活动的肾脏,同时比较卧位与站位时肾脏的位置,可作出初步的判断。
3.1、非手术治疗
诊断肾下垂后,不论程度如何,均宜先行非手术治疗肾下垂,尤其是仅有临床症状而无并发症时。非手术治疗包括高热卡饮食,增加肾周脂肪;多卧床休息,卧床时大腿抬高;加强锻炼,增加肾周脂肪;多卧床休息,卧床时大腿抬高;加强锻炼,增加腹壁张力;腹部按摩,消除感染病灶;使用各种类型的腹带及肾托。
3.2、硬化剂注射治疗
治疗肾下垂常见的方法有几种?肾周脂肪囊内注射硬化剂后,产生化学性、无菌性炎症,肾脏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固定。常用药物有奎宁明胶、醋酸酚、自体血液等。适应证是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凡患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迷走血管或纤维束带压迫输尿管等机械性梗阻为其禁忌证。注射后低头卧位1周及平卧1周后可起床活动。失败肾下垂患者可重复注射1次。
3.3、肾下垂固定术治疗
是切开肾包膜并沿外侧缘剥离,然后经过皮肤、脂肪及腹部的肌腱缝5~6针于包膜边缘和肾实质上。另外一个简单有效的肾下垂固定术是将缝线经过肾包膜,到达肾实质,上极固定于第12肋上,下极固定于腰肌上,该手术不损伤肾脏及其包膜。将肾周筋膜与腰肌缝合起来,形成一个脂肪与筋膜“吊篮”,将肾脏固定。肾下垂固定术,由于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被临床广泛应用。
肾下垂的病因是什么
肾脏缺乏起到固定作用的韧带和周围组织,是内脏下垂最为多见的器官。肾下垂多见于瘦长体形女性。因为肾窝较浅而宽,肾周组织缺乏脂肪,腹壁肌肉薄弱松弛,或腹压不足,不能支持肾脏,迅速消瘦使肾周脂肪突然减少,或怀孕分娩后腹压突然降低,容易引起肾下垂。其他如便秘、慢性咳嗽也可促进肾下垂的发生。少数病人双肾同时下垂。
由于肾下垂可牵拉肾血管,引起血管的扭曲,肾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肾充血、肿胀,以致出现少尿、蛋白尿、血尿等。肾脏下移后引起输尿管扭曲、成角,导致肾积水,并可继发感染和结石。肾脏位置突然下降可刺激腹膜后神经丛,反射性引起消化道症状并伴有肾区的牵扯痛。肾下垂亦可为全身内脏下垂的一部分。
如何预防肾下垂
1、饮食营养
身体瘦弱,机体脂肪组织减少是导致肾下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强营养,多吃动物类高脂肪食物,增加体重。胃肠功能不良时,可适当调理脾胃,使用帮助消化的药物。
2、体育锻炼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可长跑、散步、打太极拳等。尤其要注意腹肌锻炼,如俯卧撑、单杠、双杠等。
3、调节精神
肾下垂患者一般患病时间较长,容易产生忧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这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均不利。应根据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有针对性进行说服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耐心。
4、劳逸结合
过于安逸,腹肌缺乏锻炼,不利于肾脏的固定;过于劳累,身体脂肪消耗过多,也不利于肾脏的固定。因此,应劳逸结合,不可过劳、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