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手术伤口感染预防及措施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因为失活的组织残留在伤口内,将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不应用止血钳夹或用线结扎大块组织。拉钩一般要垫以湿纱布,并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组织和细胞缺血。
处理化脓病灶、切开胃肠、切断阑尾或支气管前必须先用纱布防护周围正常组织。如果脓液或消化道内容物等较多,应用吸引器迅速吸除,以免横溢沾染伤口。有腔器官开放后,可用消毒剂如碘伏等处理。
所有接触过脓液、肠内容物、支气管分泌物等的纱布和器械,用后应立即撤离手术台。手术人员在处理化脓灶或其他有菌部位时,尽量用器械操作。手套一旦沾污,继续进行非污染区操作之前,应更换手套;衣袖沾污后,要加用无菌套袖或更换手术衣。
沾染较重、创伤较大或时间较长的手术缝合伤口前,用等渗盐水冲洗(需要时加抗菌素),可减少沾染程度。
明显污染的伤口,或伤口内渗液较多,可缝合同时皮下留置适宜的引流物,或者暂不缝合伤口、引流,之后延期缝合。
2.1、疾病本身的因素:由于外科患者多数为开放性损伤或者为腹膜炎体征,就诊时,如不妥善处理会发生感染,加上手术的创伤,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切口感染机率的增加。
2.2、引流管的放置:骨科手术术后有些需要放置引流管,引流管的放置会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
2.3、营养不良:由于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不足,影响切口的愈合,临床上把应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作为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2.4、急性应激性损伤:患者的急性损伤都是强烈的应激源,83%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是在疾病的早期,这与患者的应激应对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感染部位,若在培养中意外发现梭状芽胞杆菌而无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则不必治疗。但若出现临床感染,则应凭经验迅速及时地应用抗生素。
彻底引流和清创常比抗生素更重要,青霉素G仍是抗梭状芽胞菌的首选药物,对严重蜂窝织炎和肌肉坏死症,应立即给1000万~2000万u/d静脉滴注。虽然耐药性罕见,但某些分枝梭状芽胞杆菌菌株已发生相对耐药性。治疗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时,甲硝唑有相同的疗效。而氯霉素和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有效,包括梭状芽胞杆菌和某些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的菌株。若存在其他厌氧菌或需氧菌,则应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如替卡西林与克拉维酸钾合用或氨苄青霉素与舒巴坦合用)。第3代头孢菌素或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用于某些梭状芽胞杆菌混合感染,但这些抗生素的疗效相对差些,并且,梭状芽胞杆菌已对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性。
手术伤口感染如何护理
1、酒精消毒
伤口受伤后一定要先进行消毒,最常用的便是先用碘酒后用酒精进行消毒,这样消毒以及杀菌的才会更彻底。在消毒的时候应该将碘酒沿着伤口的边缘由里向外擦,记住千万不要把碘酒、酒精涂入伤口内。如果在伤口中有异味不及时取出的话,很容易因此而出现发炎以及感染对情况,因此有异物一定要及时的取出。
2、详细检查
在伤口发炎怎么办的问题上,一定要注意进行详细的检查,千万不能只顾伤口表面而忽略内在损伤。特别是对于一些头部受伤的患者,一旦发炎或者是感染的话,其后果非常的严重。
3、非化脓性
如果伤口在没有化脓的情况下出现发炎的情况,这个时候只需要仔细的清除伤口周围的污物即可,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以碘伏消毒。
4、化脓性
如果伤口发炎并且已经化脓的话,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的用双氧水冲洗伤口后以碘伏消毒。然后再用灭菌纱布包扎,如果化脓情况严重的话还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专家建议最好是注射破伤风疫苗。
预防手术伤口感染不能吃什么
1、不能食用酱油,有可能导致伤口留下疤痕。
2、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等。这些食物容易引起上火,会导致伤口炎症。
3、不能食用食用菌类食物,如蘑菇、香菇等。这类食物多为高蛋白食品,吃多了容易上肝火,平时有头痛、眩晕等症状的人,要尽量少吃。
4、不能食用海腥类食物,如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它们大多性寒而腥,对伤口的愈合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5、不能食用桃、杏之类的水果。这些水果吃多了容易上火,杏吃多了则容易伤筋骨,都会对伤口的愈合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