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医患之间】“漂亮娭毑”出院了

2018-12-09 11:06:26浏览:7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漂亮娭毑”王玉龄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健康出院 健康报网讯(粟青梅)7月 9 日傍晚,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城繁华的步行街和风景优




      “漂亮娭毑”王玉龄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健康出院


    健康报网讯(粟青梅)nth="7" Year="2012">7月 9 日傍晚,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城繁华的步行街和风景优美的沿江风光带之间的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南院大门口,人潮涌动。一位看上去六、七十岁却风韵犹存、雍容大方的女士在这里和亲友、医护人员依依话别,她即将飞往上海和儿子团聚。面对家乡人们的鲜花相赠、祝福声声,她眼眶含泪、声音哽咽地说:“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 长沙,是我永远的故乡!”

 

她是谁?让大家如此不舍相送?她就是抗日名将、原国民党中将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女士。

 

王玉龄是地地道道的长沙人,名门闺秀,天生丽质,却命运多舛,17岁成为抗日名将张灵甫的夫人,19岁失去丈夫,自此,和老母、幼儿相依为命。她是母亲的孝顺女儿,母亲暮年思乡,为了满足母亲的乡恋,她于1996年至2003年,陪母亲在长沙住了7年,直到母亲以101岁的高寿在长沙去世。她是一个痴情坚贞的女子,和张灵甫将军仅仅两年甜蜜幸福的家庭生活,让她把对丈夫所有的爱恋与思念埋在心中,终身不嫁,一个人艰辛地奉养老母、抚育幼子。她是爱国民主人士,曾连续两届担任美国华美协会会长,为中美两国民间交往和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有益工作。

 

这位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已是84岁高龄,平素身体尚健,今年6月来家乡探亲访友。11日下午,她在堂妹家里不慎摔倒,当时即感到右髋部疼痛,不能活动,亲友立刻将她送往市中医医院南院。经检查,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需住院治疗。很快,王玉龄入住到骨伤科八病室,为确保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科室想方设法为她调整出了一个单间。

 

市委统战部、民革、民盟等相关单位领导闻讯后分别来到病房,亲切看望王玉龄,叮嘱她好好养病,早日康复。

 

因骨折移位明显,她需要做右股骨头置换手术。虽然在此之前,医院已为无数例耄耋老人做过此类手术,但高龄老人动手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而9年前她还因左腿受伤做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为保证手术万无一失,医院开始集全院之力,进行详细周密部署。

 

医院领导来了。院长漆晓坚很快从星沙院区赶到八病室,指示科室人员一定要治疗、护理好王玉龄,确保痊愈。同为女性的一位副院长几乎每天都会来看望她,实在来不了,也会交代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过来陪她坐一坐,说说话;

 

科主任、副主任、主管医生来了。哪怕工作再忙,手术再多,他们总会一次不落地每天到王玉龄床头查看病情,和她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大致步骤,打消她的疑虑;

 

麻醉科、内科主任来了,他们全面评估患者的重要脏器机能及手术耐受性,精心制定了止痛、降血压等诊疗方案,使其身体状况尽早调整到最佳状态;

 

护理部主任来了,她们和王玉龄聊天,说些安慰、鼓励的话,让因惧怕麻醉、担心手术效果而情绪紧张的她渐渐平静下来;

 

八病室的护士长、护士来了,她们亲切叫王玉龄“王奶奶”,为她翻身、捶背,轻轻按摩她因睡得较久而酸痛不适的身体;

 

“在这里我得到了所有人的关心和照顾。”王玉龄感激万分。一些知情的长沙市民,热情、豪爽而重情义,纷纷自发赶来照顾她,亲友为她送来了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护工为她梳洗、抹身,其他病房的病友也和这位“漂亮娭毑”讲叙着自己的病情,为她加油打气,将军旧部之子特意为她交来三万元的住院费。

 

王玉龄“粉丝团”派代表来了,为了表达对心中仰慕的偶像的感情,又不影响她的休息,她们甚至求来了庙里的平安符,希望保佑自己的偶像度过难关;

 

nth="6" Year="2012">6月18日,长沙城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王玉龄和往常一样,淡扫峨眉,略施粉黛,仪表端庄,只是神情较入院时更淡定。这一天,她将接受手术。这位坚强独立、勇敢、慈爱的女性,因为害怕儿子担心,在没有告知儿子的情况下走向了手术台。在手术室门口,她握着一位最亲近的、年届七旬的堂妹的手,微笑着说:“你就在这里等我,我很快就会回来。”

 

六月的阳光充满温馨,空气中流动着爱的味道。手术进行顺利,在亲友、医护人员的护送下王玉龄平安回到病房。

 

但手术后的情况,让医护人员为她稍稍捏了把汗。她先是出现了血压升高,接下来表现精神差,常常嗜睡。医生们认真查看病情,及时准确地调整治疗方案。血压基本稳定了,精神稍好了,却又因为伤口疼痛,轻微发热,而睡不着、吃不下。亲友们变着花样做来清淡可口的饭菜、送来炖好的营养丰富的汤,像哄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地喂她;护士们和护工轮流着为她按摩。每天早晨,她们把洗脸漱口水端到床旁,轻轻地把床头摇高,让她稍微睡起来一点,然后服侍她洗脸漱口。再给她梳头,她们用自己的手做梳子,捧起她乌黑齐肩的卷发,在指间一点点地梳,直到她拿着随身携带的小镜子说好,才慢慢放平床头让其休息。王玉龄每天都要化妆,她们就替她举着小镜子,有时一举就是一两个小时。出汗了,她们就打来温水为她抹洗身子,换上洁净的衣服。她们的神情是那么的专注,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娴熟和小心翼翼。输液时,王玉龄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偶尔睁开眼睛,看看周围。护士们和护工就坐在她床旁的小方凳上,握着她打吊针的手默默地注视着她。没有过多的话语,没有亲昵的动作,所有的关爱,所有的情意,在这分分秒秒的守望中融合无间。王玉龄说:“她们就像对待自己尊敬的长辈一样照顾着我,我能感觉得到她们是真心对我好。”就这样,在护士们和护工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她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术后这一关。

 

术后第五天,护士们扶她到床缘坐起,训练床旁站立。起初,她有些怕痛,怕摔,不敢下床。经过护士们反复讲解和劝说,她终于克服这些不良情绪的影响,在护士长和护理经验非常丰富的责任护士张菁的帮助下,逐步下床活动起来。两个护士一左一右站在她的身旁,扶托着她的肩膀,在床边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回来走。每次走一步,大家就不停地鼓励她,表扬她。渐渐地,她就适应了训练。

 

nth="6" Year="2012">6月26日,细心的病友发现“漂亮娭毑” 王玉龄自己扶着助行器在走廊上行走了,她的主管医生和一名护工守护在她身边。她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地来到护士站与一直细心照顾她的护士们打招呼,和她们愉快地交谈。

 

八病室护士长纪小军说:奶奶住院期间,我们喜欢听奶奶说话,但不想去询问她和电视屏幕上常出现的那位刚毅善战的将军之间的故事,因为怕一不小心打扰奶奶宁静的生活。在好奇与尊重之间,我们选择了尊重。我们从杂志上、百度里知道这位美丽、聪颖、自尊的女士是周恩来总理的座上客,是联系中美、大陆与台湾友谊的桥梁,也了解到她和将军三年缘定一世情的动人故事。即使身在眼前,天天照面,我们都不曾主动询问起她与将军之间的故事,比如浪漫的邂逅,短暂却恩爱的婚后生活,也不曾打听她携寡母、幼子去台湾的生活情况和孑然一身闯荡美国的人生经历,但从她的举手投足、只言片语中,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她的那份娴静、优雅、执着、坚定。面对心素如简、人淡如菊的她,我们心里是满满的感动与祝福……

 

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大家发现“漂亮娭毑”乐观自信,不张扬、不做作,她为人和善,大气沉稳,心胸开阔。她自言:“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也许因为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教育,她还是保持着“话不高声、笑不露齿”的习惯。她不仅举止温文尔雅,讲话轻言细语,保持中等语速,也非常注重外在形象,讲究仪容。每天都会化妆,即使患病卧床,也穿戴整齐、保持淡妆见客。她吃东西慢条斯理,每次都吃得很少,但很精细,喜欢高热量的食物,如咖啡、蛋糕、冰激凌等。喜欢和姊妹亲戚、“粉丝”聊天,喜欢养身、休闲等,也默默关心国家大事,热爱和平。“漂亮娭毑”现在是美国籍,但中国是她的根,长沙是她的故乡。她和经商的儿子一起定居在上海。但她也间或会应邀到南京、长沙等地参加黄埔后裔的见面会活动。今年她还在积极支持儿子张道宇先生筹备南京的“抗日战中纪念馆”事宜。她最亲近的长沙堂妹这样评价她:“一生美丽,一生精彩!”

 

“漂亮娭毑”出院了,她带着家乡人民的牵挂和祝福,和这片生她养她的故土作别,继续去书写她人生精彩的诗行。祝愿她健康长寿,幸福平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初夏健康指南:白殿风食疗效果显著

上一篇:

中医按摩5部位 胜过吃补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