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网导语:养生警惕:12种最常见的有毒蔬菜 当心中毒短命(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蔬菜是有毒的?有毒的蔬菜你又了解多少?很多时候我们吃的蔬菜都是有毒的,如要食用不当,很可能蔬菜就会变成毒药,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甚至是食物中毒。警惕日常生活中这12种最常见的有毒蔬菜,不知道你吃了多少。
一.青西红柿
据研究,青西红柿含有生物碱甙(龙葵碱)其形状为针状结晶体,对碱性非常稳定,但能够被酸水解。所以,未熟的青西红柿吃了常感到不适,轻则口腔感到苦涩,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中毒现象。特别是当青西红柿开始腐烂时,其龙葵碱就会被破坏。
特别提示:当青西红柿变红以后,即成熟以后,就不会再含龙葵碱了。所以,吃西红柿,就吃成熟的。
二.变青和发芽的土豆
土豆发芽,会产生龙葵素(又称茄碱)。质量好的土豆每100克中只含龙葵素10毫克,而变青、发芽、腐烂的土豆中龙葵素可增加50倍或更多。吃极少量龙葵素对人体不一定有明显的害处,但是如果一次吃进200毫克龙葵素(约吃半两已变青、发芽的土豆)经过15分钟至3小时就可发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口腔及咽喉部瘙痒,上腹部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症状较轻者,经过1~2小时会通过自身的解毒功能而自愈,如果吃进300~400毫克或更多的龙葵素,则症状会很重,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失水,以及瞳孔放大、怕光、耳鸣、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极少数人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三.腐烂的姜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很强的毒素——黄樟素,人吃了能引起肝细胞中毒,损害肝脏功能。
因此,选购生姜时,要选新鲜、外形完整、无霉变和无腐烂变质的大块鲜姜。
养生之道网导语:养生警惕:12种最常见的有毒蔬菜 当心中毒短命(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蔬菜是有毒的?有毒的蔬菜你又了解多少?很多时候我们吃的蔬菜都是有毒的,如要食用不当,很可能蔬菜就会变成毒药,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甚至是食物中毒。警惕日常生活中这12种最常见的有毒蔬菜,不知道你吃了多少。
四.鲜木耳和变质白木耳
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光感物质,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这种有毒光感物质还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
腐烂变质的白木耳会产生大量的酵米面黄杆菌,食用后胃部会感到不适,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五.鲜金针菜
金针菜又名黄花菜。鲜黄花菜中含有毒物质秋水仙碱。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使人嗓子发干、口渴,胃有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菜l~2两),即可引起中毒。如果一次食入20毫克的秋水仙碱可致人死亡。
特别提示:为预防鲜黄花菜中毒,每次不要多吃,而且吃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两小时以上,捞出后用水洗净再吃。
六.鲜扁豆
鲜扁豆中含有皂甙和生物碱,有毒,但遇热后会溶解。
特别提示:食用前应用沸水焯透或过油,或干煸至变色后食用。这是因为扁豆所含的毒性物质能被持续高温破坏,所以炒菜时不要贪图脆嫩,应充分加热,使扁豆颜色全变,里外熟透,吃着没有豆腥味,这样就能避免中毒。
养生之道网导语:养生警惕:12种最常见的有毒蔬菜 当心中毒短命(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蔬菜是有毒的?有毒的蔬菜你又了解多少?很多时候我们吃的蔬菜都是有毒的,如要食用不当,很可能蔬菜就会变成毒药,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甚至是食物中毒。警惕日常生活中这12种最常见的有毒蔬菜,不知道你吃了多少。
七.鲜蚕豆
有的人体内缺少某种酶,食用鲜蚕豆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征。症状为全身乏力、贫血、黄疸、肝肿大、呕吐、发热等,若不及时抢救,会因极度贫血而死亡。
八.未炒熟的四季豆
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甙,人食用后会中毒。炒熟的四季豆无毒。
九.久存南瓜
南瓜瓣含糖量较高,经久贮,瓜瓣自然进行无氧酵解,产生酒精,人食用经过化学变化了的南瓜会引起中毒。
特别提示:食用久贮南瓜时,要细心检查,散发有酒精味或已腐烂的切勿食用。
养生之道网导语:养生警惕:12种最常见的有毒蔬菜 当心中毒短命(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蔬菜是有毒的?有毒的蔬菜你又了解多少?很多时候我们吃的蔬菜都是有毒的,如要食用不当,很可能蔬菜就会变成毒药,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甚至是食物中毒。警惕日常生活中这12种最常见的有毒蔬菜,不知道你吃了多少。
十.腐烂蔬菜
在强菌作用下,腐烂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造成人体缺氧,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抽筋等症状。
十一.未腌透的咸菜
萝卜、雪里、白菜等蔬菜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毒硝酸盐。腌菜时由于温度渐高,放盐不足10%,腌制时间又不到8天,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使无毒的硝酸盐还原成有毒亚硝酸盐。
特别提示:但咸菜腌制9天后,亚硝酸盐开始下降,15天以后则安全无毒。
十二.蓝紫色的紫菜
蓝紫色的紫菜水发后若呈蓝紫色,则说明在海中生长时已被有毒物质环状多肽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