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疾病,而误食枣核是最常见的食管异物之一,其以端午节期间进食粽子而形成发病的高峰期,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误食枣核后,一部分人枣核可随食物进入胃内,无特殊不适,无需到医院就诊,但部分患者枣核则滞留在食管,轻者刺入食管壁,不能进食;重者刺透食管壁,造成食管穿孔或食管气管瘘,合并肺部感染,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对于枣核所致的食管异物,许多人习惯进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带动枣核下行排除枣核。殊不知这样往往使枣核扎得更深,加重病情。在医院就诊时,一些医生先行钡剂造影进行确诊,往往使异物取出时视野更加不清。而因食管异物就诊时,大部分患者会到耳鼻喉科,使用旧式的硬式食管镜实施异物取出,患者异常痛苦。
目前最有效、简洁、快速的方法是,采用胃镜进行异物取出,往往在数分钟即可将枣核取出,患者痛苦小,费用低。对于有食管损伤明显或有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在胃镜治疗的同时,还可以置入胃肠营养管,通过鼻饲进食。
端午节快到了,为防止误食枣核及发生不良后果,独居老人最好不要食用含枣核的粽子。误食枣核后,要马上停止进食,胃内过多的食物容易造成反流,增加取异物的风险。到医院就诊时不要做钡剂造影诊断,以免影响内镜的治疗,并增加感染的机会。发生食管异物后,最好到医院胃镜室进行诊治,并且就诊越早越好,枣核越容易取出,并发症发生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