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中耳炎肉芽的危害
1、中耳炎肉芽的危害
咽鼓管功能异常,导致乳突气化不良,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乳突气化不良者居多,但其确切关系尚不清楚。急性坏死性中耳炎,病变深达骨膜及骨质,组织破坏严重。鼻部或咽部的慢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等反复发作导致中耳炎症的反复发作。
2、中耳炎的致病因素
2.1、擤鼻涕方法不准确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岂但不能完整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批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使劲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达到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2.2、游泳时将水咽进口中,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2.3、假如婴幼儿仰卧位吃奶,因为幼儿的咽鼓管比拟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2.4、长时光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轻易引起慢性中耳炎,对耳朵造成组织性的伤害,重大时听力降低以及其余一些并发症状,如中耳炎等。
3、中耳炎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3.1、鼓膜切开术
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术。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3.2、鼓膜穿刺抽液
成人用局麻。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3、咽鼓管吹张
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1次,每次每侧1ml,共3-6次。
预防中耳炎的方法
1、预防伤风感冒。大部分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的感染而引起的,这种感染多半发生于感冒的时候。因此,预防伤风感冒,就能减少发生中耳炎的机会。
2、不乱挖耳屎,戴耳塞时注意音量控制。很多人有乱挖耳屎的坏习惯,用力过度是会损伤耳膜导致中耳炎的,听音乐的时候不能将音量调得太大,不但容易引发中耳炎还会导致耳聋。
3、掌握正确游泳方法。游泳是一项良好的运动项目,但是如果掌握不好,也有可能导致中耳炎。有中耳炎或中耳炎痊愈不久的人,不应游泳。当呼吸系统有急性感染时,也暂时不要游泳。
4、注意中耳其他器官的影响。鼻和咽部的疾病,像鼻窦炎、扁桃体炎、增殖腺炎等,常并发中耳炎。为了保持中耳的健康,还必须注意治疗这一类疾病。
5、预防急性传染病。中耳炎还常常是儿童时期一些急性传染病的并发症,它常在麻疹、脑膜炎、腥红热、中毒性菌痢、肺炎、流感等病的后期发生。
中耳炎患者的护理
1、有胆脂瘤的病人,经过手术治疗,尤其要注意是否有再发现象,恶臭的耳漏,听力的递减或前述各项并发症的产生,这些都是须要再手术的表征。
2、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进而防止中耳炎的恶化。
3、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4、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
5、经治疗过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检查,有无再发现象,了解听力改善程度,并接受指导如何且何时作中耳充气治疗。
6、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