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尿道炎怎么得的
1、尿道炎怎么得的
1.1、尿道损伤:尿道器械检查引起的尿道黏膜擦伤,可破坏尿道黏膜防御功能导致细菌感染。
1.2、尿道内异物:自外界放入的异物或尿道内结石等,停顿稍久即可导致尿道感染。
1.3、尿道梗阻:如包皮口狭窄、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狭窄后尿道瓣膜尿道肿瘤,女性处女膜伞尿道口处女膜融合等因排尿不畅,尿液积存于尿道内可继发尿道感染。
1.4、邻近器官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阴道炎或子宫颈炎等可蔓延到尿道此常为慢性后尿道炎的顽固病灶。
1.5、常与性生活有关不洁性生活易引起尿道感染。
2、女性尿道炎症状
2.1、尿路刺激症,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2.2、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病人尤为多见。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尿细菌培养阳性。
3、男性尿道炎的症状
3.1、分泌物少,症状轻,部分尿道炎的患者无症状。
3.2、极少数男性尿道炎患者如果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发生某些合并症。如,在淋病患者并发尿道旁腺炎、后尿道炎,以后出现尿道狭窄。淋病及沙眼衣原体感染均可因自身接种而致结膜炎。
3.3、尿道分泌物较多,开始为粘液,后逐渐变成脓性,同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3.4、尿道口红肿,从尿道内流出脓性、或粘液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如果分泌物极少,要求尿道炎的患者从阴茎根部向前挤压,看是否有分泌物。
3.5、一般较少男性尿道炎患者出现尿急、尿频或血尿。淋病的分泌物大多数为黄色脓性,量多。
男性如何预防尿道炎
1、保证干净的性生活
性生活后马上去洗手间,即使细菌已经进入膀胱,也可通过排尿将它排出体外。
2、多饮水
多饮水可冲洗膀胱,每天应饮用6至8杯水或流质饮料,尤其是热天易出汗,水分会大量流失,所以要时常饮水,不但有助稀释尿液的浓渡,同时亦可“冲洗”膀胱,以便身体可以将尿道内的细菌排出体外。平日需要小解时亦不宜强忍,这样有助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在尿道中繁殖的机会。
3、清洁肛门由前至后
由于肛门附近难免有细菌,所以每当如厕后,清洁肛门时便应从尿道口抹向肛门(由前抹向后),这样便可以避免把肛门的细菌带往尿道口而产生感染。
4、注意穿衣习惯
夏天的男性朋友,预防尿道炎要注意自身的穿衣习惯。主任建议男性朋友,夏天由于天气炎热、细菌容易滋生和繁殖,所以内裤不宜过小或太紧,也不能用化纤织品做内裤,注意保持私处的透气、干爽。
5、家庭中做好必要的隔离
浴巾、脸盆、浴缸、便器等分开使用或用后消毒。
6、选择合适的棉质内裤
避免穿紧身内裤,选择吸汗舒适的棉质内裤以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减低细菌生长的机会。某些人士可能会对有香味的卫生用品如卫生巾、厕纸等敏感而可能引致发炎,故少用为妙。
女性如何预防尿道炎
1、不要过度洁阴。注意阴部清洁卫生是好事,但是过度清洁反而坏事,尤其不要盲目使用洁阴洗液,容易破坏阴道内的菌群,导致阴道炎。
2、多喝水,上厕所要及时。多喝水意味着多排尿,可以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此外,有尿意时要及时上厕所,千万不要强忍,这样才不会对泌尿系统产生挤压作用。
4、内裤选择透气性佳的。内裤不宜过小或太紧,最好不穿化纤织品做内裤,内裤的面料应以吸湿性、透气性为好。
3、热板凳不宜做。被别人坐热了的凳子千万别急忙坐上去,应该等余温散尽,凳子凉了再坐。
5、及时找医生治疗。女性一旦患上尿道炎,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必要时做尿液培养及阴道分泌物培养,以便给予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