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衣食住行 夏季应全方位养生

2018-12-09 11:39:57浏览:93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沈阳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徐洪奎   夏至已过,人们除了要忍受酷暑的煎熬外,也可在盛夏中进行疾病的治疗,即冬病夏治。在盛
沈阳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 徐洪奎

  夏至已过,人们除了要忍受酷暑的煎熬外,也可在盛夏中进行疾病的治疗,即冬病夏治。在盛夏中,如何养生?如何治病?请看——

  宜晚睡早起

  夏至节气人们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同时,午餐后安排40分钟左右午休,同时注意防蚊虫叮咬。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进行室外工作和活动时,尽量避开烈日炽热的正午,携带一些凉茶、藿香正气液等清凉解暑物品,以防不慎中暑。

  夏季食苦泻火解毒

  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夏季出汗多,饮水也多,胃酸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再加上贪吃生冷食物,以至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佳。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多温热熟食,少冷饮生食。

  天热人体代谢增强,营养消耗增加,必须加强蛋白质的补充,不可贪吃凉菜、蔬果而偏废谷物、肉食、牛奶、禽蛋类的摄入。此外,一年四季均应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夏季尤为适宜,尤其是夏至过后,盛夏来临之际。夏季吃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但要适量,否则伤胃。如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作用。经常食用对咳嗽多痰、牙痛、眼肿者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再如丝瓜,性味甘苦,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丝瓜清凉微寒,瓜肉鲜嫩,做汤或炒肉均可,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还有莴笋,具有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对儿童来说,还能起到帮助长牙、换牙的作用。

  冬病夏治正当时

  夏至节气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气肿等疾病一般冬季发作频繁而到夏天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作,显然夏季的气候条件充当自然医药,也应验“天人相应”的道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相对那些因寒冷而发到夏季转轻的疾病,中医提出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十分有意义,这些患者在夏天如针对疾病采用吃中药、食疗或穴位帖敷疗法均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本着“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那如何在夏日去除积寒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内用温热”、“外散风寒”。内用温热就是服用偏温热的饮食。一般提倡热药凉服。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暧胃的,但在暑天服用,可以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泡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时候却是热药。对于不出汗或出汗怕风的人,此时可用“玉屏风颗粒”数袋冲成一瓶,放凉,每日当饮料频饮,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又可防风。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泻心经之气血(火)来补充膀胱经的虚弱(寒)。心,五行属火,夏天最盛;膀胱经,人体之藩蓠,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所以夏天身体多汗是清除寒气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

  由于夏日我们贪食冷饮,胃肠中有大量寒气,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转而被用于温暖肠胃了。此时,体表便缺少气血来抵御外邪侵袭了。冷气从皮毛而入,冷饮从肠胃而入,心火虽盛,难敌二寒。既不能很好地消化,也不能很好地发汗,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肠胃型感冒”:发热无汗,吐泻交加。此时,我们可以吃“藿香正气水”。此药偏温热,外散风寒,内消寒湿。一药两解,但如果是真正的中暑之症,内外俱热,此药却大不适宜。

  夏至节气为贴敷的最好时机,贴敷时间为:一伏 ,7月14号~7月23号;二伏,7月24号~8月2号;二伏加强,8月3号~8月12号;三伏,8月13号~8月22号;伏后加强(选贴),8月23号~9月2号。

  (阎  红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健康饮食 别把牛奶当水喝

上一篇:

以冷制热不符养生原则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