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可以祛风
1、三色汤
配料:黄豆芽2两,姜丝20克,红大椒1个,植物油、白醋、湿淀粉、鸡汤、食盐、麻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油锅烧热,下黄豆芽煸炒几下,放入白醋炒至八分熟,出锅备用;将锅内放入鸡汤,姜丝,烧开后把红大椒入锅再次滚开后,将黄豆芽、盐、入锅,再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锅即成。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对筋骨拘挛,腰膝疼痛者更为适宜。
注意:风寒湿痹之人忌食柿子、柿饼、西瓜、芹菜、生黄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带等生冷性凉的食物;热痹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姜、葱白、白酒等温热助火之品。
2、防风祛湿粥
材料:防风20克,防己15克,粳米100克,薏米50克。
制作:防风、防己水煎取汁,加入粳米、薏米熬粥,分次食用。
功能:用于风湿较盛、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疼痛较剧的患者。
3、赤小豆粥
材料: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煮熟赤小豆,再加入白米熬粥,加糖,能除湿热。
功能:可用于风湿病而出现肢体沉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的患者。
4、麻子煮粥
材料:冬麻子250克,粳米100克,葱、椒、盐及豆豉适量。
制作:冬麻子捣碎后用水过滤取汁,加入粳米煮成稀粥,下葱、椒、盐及豆豉。患者空腹食用。
功能:适用于老年风湿病患者。
5、补虚正气粥
材料:炙黄芪(30~60克)、人参(3~5克)或党参(3~5克)、粳米(60~90克)。
制作:先将炙黄芪、人参或党参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沙锅煎沸,然后改用小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再取汁,去渣,将第一次、第二次所取的药汁合并,分两份于每日早晚同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成以后,加入白糖少许,稍煮即可。人参也可做成参粉,调入黄芪粥中煮,然后服食。
功能: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关节酸痛、脾胃功能失调者。
6、樱桃粥
中医认为樱桃性味甘温,归脾、肝经,有发汗透疹,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吃樱桃,有助于减轻疼痛,消除肿胀,可防治关节炎和痛风。科学家认为樱桃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质,在治疗关节炎和痛风类炎症有显着的效果。
樱桃100克,粳米100克。先将樱桃洗净后榨汁;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入锅庆煮粥,待粥熟时加入樱桃汁和白糖调匀,再煮一二沸即可。本品有祛风除湿,;兰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祛风散寒除湿酒
1、海马酒
配方:海马1对,白酒500克。
制法:将海马洗净,放入酒罐内。将白酒倒入酒罐中,盖好盖,浸泡15天即成。
功效:中医认为海马可补肾壮阳,活血化瘀。故海马酒适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腰酸膝软;夜尿多;尿频;也可用于各种肿块;肿痛;跌打损伤等。可每日服3次,每次9克。
2、鹿茸酒
配方:鹿茸3克,山药30克,白酒500克。
制法:将鹿茸,山药切片,放入酒坛内,加白酒,盖好盖,浸泡7天即成。
功效:鹿茸的功效,《本草纲木》说:“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肌。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由此可见,鹿茸酒可补益肾阳,固摄膀胱。冬季服用此酒,对肾阳不足,精气寒冷,阳痿,小腹冷痛,白带,夜尿频多等症都有益处,可每日服3次,每次9克。
3、延寿酒
配方:黄精900克,天冬700克,苍术900克,松针1.4千克,杞子1.2千克,酒5千克。
制法:将各药煎煮2小时,滤汁加酒拌匀。空腹饮20克。
功效:补五脏,和六腑,健体除湿。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等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