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骨折了吃什么好得快
1、均衡饮食很重要,创伤后消耗多,需要营养支持,骨折的愈合和组织修复需要均衡饮食;人体所需的五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都要保证摄入,要特别注意增加蛋白摄入量,富含胶原的猪皮或猪蹄类食物对骨折愈合有益。
2、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赖氨酸:多吃含钙的食品和促进钙吸收的食品对骨折有益,如虾米、芝麻酱、豆制品、奶制品等。
3、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是骨折愈合促进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益骨折病人康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鲜枣、猕猴桃、草莓、桂圆、荔枝、柑橘等,蔬菜西红柿、辣椒、甜椒、苦瓜、豆瓣菜、花菜、青苋菜等。
4、补充矿物质:多食富含铜、锌、铁元素的食物。海产品、黄豆等含锌比较多;麦片、蛋黄等含锰较多。
5、补充纤维素:多食蔬菜、水果,除了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外,还因纤维含量高,可增加肠蠕动,防治卧床期间易发生的便秘,如粗纤维蔬菜芹菜、韭菜等。润肠作用明显的还有香蕉、蜂蜜等。
6、另外尽量少吃糖和盐,因为会阻碍骨折愈合过程。同时吸烟明显抑制骨折愈合。
骨折的病因
骨折可由创伤或骨骼疾病引起,骨骼疾病导致的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骨折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受伤部位发生骨折,骨折和外伤发生在同一水平。常伴有该处的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或肌肉收缩的作用使骨折发生在暴力作用点以外的部位,骨折和外力作用不在同一部位。如踝关节扭伤后,力的传导作用导致内外踝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应力作用于肢体某一部位的骨骼导致的骨折,也称为疲劳性骨折。如远距离行走的第2、3跖骨和腓骨干下1/3骨折。骨折常无明显移位。
4、骨骼疾病由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导致骨质破坏、骨强度下降后,受微小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骨折的处理
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病人生命、保护患肢、安全而迅速地转运,以便获得妥善的治疗。
1、评估全身情况首先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有无休克和颅脑、胸、腹等重要脏器损伤。如处于休克状态,应立即开放静脉通道输液,必要时输血,以抗休克、救治危及生命的重要脏器损伤为首要任务。同时应注意保温,尽量减少搬动。合并颅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者,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2、伤口处理开放性骨折多有伤口出血,大部分可以用通过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如有大血管破裂,出血难以用加压包扎止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首选充气止血带,比较安全,操作过程中必须记录所用压力和开始时间。一般上肢1小时左右,下肢1.5小时左右即应松放,如还需止血,应压迫伤口放松止血带10分钟左右后再行充气以防患肢远端发生缺血坏死。创口应用无菌敷料覆盖,如无条件,用尽量清洁的布类包扎以减少再污染。若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已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物带进创口深处,可待清创术后,再行复位。
3、骨折固定妥善固定是骨折急救处理时的重要措施。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是: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疼痛;避免在搬运时加重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等的副损伤;便于转运。凡是怀疑有骨折的患者都应按骨折处理。固定可用特制的夹板,如无条件,可就地取材用木板、木棍、树枝等。或者上肢骨折可将患肢固定于胸部,下肢骨折可将患肢与对侧健肢捆绑固定。骨折有明显畸形者,可适当牵引患肢复位后再行固定,但应避免因盲目复位而导致继发神经损伤。
4、迅速转运患者经初步处理后,应尽快转运至就近有条件和能力治疗的医院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