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网导读:黄芪羊肉汤是哪个地方的菜?冬季进补,很多人都会用羊肉做食材,羊肉温补效果很好,如果加入黄芪,食疗效果翻倍。黄芪羊肉汤就是一道冬季驱寒滋补的养生汤,你知道它是哪个地方的菜吗?下面一起来了解。
黄芪羊肉汤是哪个地方的菜?
黄芪羊肉汤,是山西省着名的汉族菜式,属于晋菜。以羊肉为制作主料,黄芪羊肉汤的烹饪技巧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黄芪羊肉汤的特色:绵烂酥软,浓香爽口,鲜美异常。
山西恒山的黄芪羊肉汤,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远近闻名,浑源一绝,也是恒山地区群众待女婿和远方贵宾的必备佳肴。此菜香而不膻,肥而不腻,滋味鲜醇,治疗气虚神疲、内脏下垂、阳痿早泄、宫冷不孕有效。
黄芪羊肉汤的做法
主料:羊肉(肥瘦)1000克
辅料:黄芪50克
调料:花椒2克八角2克姜10克盐10克小葱10克
做法
1、将羊肉切成方块,冲洗干净。
2、将羊肉放入煮锅中,添入适量冷水。
3、放入料酒,煮开后小火煮约5分钟,捞出用温水撇去浮沫。
4、准备好黄芪,剪成小块。
5、砂锅中添入适量冷水,煮至水开。
6、放入羊肉。
7、放入黄芪。
8、放入姜片。
9、撇净浮沫。
10、盖上盖子,小火,煮约2小时。
11、打开盖子放入红枣,再煮约25分钟。
12、放入枸杞,放入盐,搅匀后静置一会儿,即可食用。
小贴士
1、第一遍煮羊肉的水很脏,不要食用,倒掉。
2、煮红枣时可以根据枣的大小调整下时间。
3、最后一步时,静置一会儿,可以使枸杞泡发变软口感更好,汤也不会太烫。
4、这道汤应该算是药膳了,所以最好根据个人体质,可以先咨询中医自己是否适合服用。
营养功效和食用禁忌
羊肉:冬季食用羊肉,可收到滋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羊肉被人们誉为冬季的滋补肉。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不过食用羊肉应注意,发热、牙疼、口舌生疮、发热等症状的人应少食;高血压、肝病、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人应少食;吃过羊肉之后不能马上喝茶,否则会导致排便不畅或便秘。
黄芪
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是补气良药,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食用黄芪时要注意,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
“黄芪羊肉”是一道药膳菜品。黄芪,又名北芪、绵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根,性味甘、微温,有补气固表、升阳举陷的作用。羊肉作为药用,最早见载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唐,孟洗《食疗本草》论述较详:“羊肉:温。主风眩瘦病,小儿惊痫,丈夫五劳七伤,脏气虚寒。”用羊肉与黄芪同炖,温补而不燥烈,为冬令佳肴。
黄芪羊肉汤里还可以加入“妇科圣药”当归,当归补血,黄芪补气的同时又能生血,气血双补,帮助女人恢复面色红润,不过热性体质最好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