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捐肝救夫,妻子苏丹毅然跟前夫复婚,将自己590多克肝脏捐给了丈夫田新丙。女子为救前夫复婚捐肝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而捐肝后供者的健康问题同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0月31日,在总参谋部总医院(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32岁的妻子苏丹将自己590多克肝脏捐给了39岁的丈夫田新丙,移植手术非常成功。到11月5日发稿为止,夫妻俩恢复得很好,虽然还都在重症监护病房,但均可以下地活动,进食流食。预计本周末可转至普通病房。
捐肝者要先战胜并发症
今年6月份,苏丹与田新丙刚刚离婚。但仅仅过了两个月,前夫便被查出肝硬化中晚期,并伴有新生小肝癌,需进行肝移植。苏丹从医生那里得知肝源紧缺,目前,仅解放军309医院就有10名患者在等待肝源。可是田新丙等不起,病情时刻都在发展。于是,苏丹毅然跟前夫复婚,并坚持为夫捐肝。
进行活体器官移植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通过。委员会对这例移植手术进行了严格的审查。除了对动机的考虑外,专家们更多考虑的是活体捐肝手术的风险。主持伦理委员会的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石炳毅教授说,活体捐肝手术,临床上曾出现过严重并发症导致供者死亡的案例。目前,活体捐肝的案例,父辈和子辈之间的比较多,夫妻之间的非常少。苏丹的决定令人钦佩。
10月31日上午8时,苏丹被推进手术室。田新丙躺在病床上,目送着妻子离开。
10月31日晚7时10分,苏丹的肝脏被转移到田新丙所在的手术室。9时,苏丹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和治疗。11时20分,田新丙的移植手术结束。
石炳毅介绍,根据身体情况,苏丹的肝脏最多可以捐献918克。但手术中她最终只需捐出590多克肝脏。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捐肝比捐肾风险大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渐成熟,肝移植手术成为“普通”手术,手术数量逐渐增多,因此,供者的条件、健康问题等日益受到重视。
石炳毅教授表示,这两例手术均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不过,苏丹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肝脏才能慢慢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出现非常关键。石炳毅教授说,此次手术与其他肝移植手术一样,技术本身没有特殊性,值得关注的是供者的健康问题。石炳毅教授说,活体捐肝手术比活体捐肾手术风险更大,存在术后出血、肝功能不全、胆漏、感染等多种可能性。首先,供者必须是18~60岁的健康成年人。其次,通过对肝移植物解剖学、体积和功能进行评估,供者除提供足够的供移植肝外,剩余肝必须能满足自身需要。一般要求移植物的重量与受者的体重比不小于0.8%,移植肝体积和标准肝体积比大于40%;影像学显示肝解剖结构基本正常,可以用于分离切取部分供肝。下面几点特别值得供者注意。
供者存在的风险 肝移植手术本身存在手术风险,如麻醉意外、出血等。肝移植供者存在术后出血、肝功能不全、胆漏、肝动脉栓塞、感染等多种可能性。还有的供者会由于受者手术不成功死亡而遭受精神上的打击,个别人会出现过激行为,如自杀。
捐献肝脏后的注意事项 肝移植供者术后要注意保健,避免服用会导致肝中毒的药物,不能饮酒;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女性供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怀孕。医院对供者术后全身健康状况、并发症以及心理、精神等方面要跟踪随访,并给予密切的关注和适当的治疗,以保证供者的健康。
供者康复时间 捐献肝脏后,供者一般10天可以出院,术后1~2个月可以恢复简单的轻体力工作。供者切除的肝脏会在半年以后长出来,身体各方面功能会恢复到与术前一样的水平。(刘百元 郭 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