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端午节堪称最早“卫生防疫保健节”

2018-12-09 14:14:18浏览:42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据新华社天津6月10日电(记者周润健)6月12日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民俗专家表示,从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食俗来看,端午节蕴藏着丰富
据新华社天津6月10日电  (记者周润健)6月12日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民俗专家表示,从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食俗来看,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医药卫生和养生保健内容,堪称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保健节”。

  从事民俗研究的由国庆说,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所以,旧时过端午节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形成了插蒲草、艾叶,喝雄黄酒,拴五色丝线等驱邪避疫的特殊习俗。

  据相关资料记载,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又称“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毒避邪。

  由国庆说,端午节期间,正是寒气和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确实可以避毒虫、消病毒、除恶气。民间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

  另外,五月初五,我国民间还用雄黄、桃仁、蒲叶、艾草等,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草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或涂抹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肚脐,以驱除毒虫,祈祷小孩平安。从卫生角度看,这些活动有一定科学道理,因为雄黄作为中药外用,具有抗菌、解毒的功效,多用于皮肤病和毒虫咬伤等的治疗,而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也可以消毒杀菌。

  此外,端午节吃的粽子也有养生保健功效,其中,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粽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根据传统医学养生理论,有些人也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如安神的百合芙蓉,清热解毒的薄荷茯苓等。

  民俗专家表示,端午节的这些习俗和食俗体现了古人对防病保健的重视,简单、实用、有效。全社会应该以端午节为契机,向公众普及科学防病知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在家测血压要注意细节

上一篇:

粗粮吃出健康美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