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为蔷薇科乔木植物枇杷的成熟果实。我国华北、中南、西南和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均有分布。春、夏季采收,剥去外皮和核用。
[性味] 味甘、微酸、性凉。
[功能] 润肺止咳,生津止渴,和胃降逆。
[主治] 肺热咳嗽,虚热肺痿或肺燥咯血,胃热吸燥,口渴,呕逆少食,吐血等。
[实用验方]
1、治气管炎:用嫩枇杷叶30克,款冬花9克,生甘草6克,加水煎服。或枇杷核9克,橘皮6克,甘草6克。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2、治肺结核咳嗽:用鲜枇杷根(洗净切碎)40-60克;干根10-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3、治回乳时乳房胀痛:可用枇杷叶5片,土牛膝9克,水煎服。每日1-2次。
4、治声音嘶哑,暑热:用鲜枇杷叶(拭去毛)、鲜竹叶各1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5、治淋巴结结核,疝气:用枇杷核10-20克(杵碎),水煎服。每日2次。
6、治自汗、盗汗、产后多汗:用新鲜枇杷叶若干,去毛洗净,包250克糯米(清水浸泡一夜)粽子,蒸熟后食用。每日1次,连服3-4天。
7、预防流行性感冒:用枇杷叶15克,水煎服。连用3天。
8、治胃阴不足,口渴咽干,干呕少食:本品叶煎汤,加蜂蜜调服,每日2次。
[用量用法] 每次10-30克。生食,煎汤,或熬膏服。
[使用注意] 脾虚腹泻者,不宜服。
[营养与药用] 本品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果胶、钙、磷、铁、维生素(B1、C)、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枇杷核仁含有剧毒的氢氰酸,误服使人中毒。轻者呕吐,重者呼吸困难,昏迷,不及时急救会导致死亡,故临床上应按规定方法加工后才可按量服用。
[文献参考]
1、《食经》:“下气,止哕呕逆。”
2、《滇南本草》:“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