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天灸,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适宜技术一直被推广,去年又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广东省中医院创立之初,岭南天灸就已经成为当时中医药名家研究的对象。著名中医药学家周仲房、司徒铃对岭南天灸都曾深入研究过。上世纪80年代,广东省中医院教授刘炳权进一步深入挖掘,经过多年的整理和研究使这一岭南医学瑰宝得到了很好的发扬。2005年,医院主持的有关天灸的研究项目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天灸疗法,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将辛热刺激性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通过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天灸疗法的记载始见于战国晚期,《五十二病方》记载:“蚖”,“以蓟印其中颠”,是指用芥子泥(蓟)敷百会穴(中颠),使局部红赤治疗蚖蛇咬伤的方法。南北朝时,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记载:“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痨瘰,谓之天灸。”这是目前所知关于“天灸”一词的最早记载。清代张璐《张氏医通》:“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可防止哮喘病复发”,开创了三伏天灸治疗哮喘病的先河。
温肺经 驱寒邪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即“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在疾病的调理及保健养生中,如果能将人体阴阳、四季气候、地域特点等有机结合,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岭南天灸疗法便是这种思想的结晶。
岭南地区自古被称为“瘴虐之地”,夏长冬短、暖热少寒、潮湿多雨,常引发各种疾病流行。“三伏天”乃一年中气候最炎热、阳气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日子,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三九天”是一年中气温最低、阴气极旺的时候,是驱散寒邪的最好节气。基于此,我们发展出“三伏”和“三九”天灸疗法体系,天灸发泡性药物所产生的灼热感,可起到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效,且发泡能够祛腐生新;药物本身具有的治疗作用及其引经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天灸通过作用于皮部激发人体经络,进而内达脏腑、外至肢节,治疗全身病变得以治愈。
为方便患者使用,我们通过研究探索,不断对剂型进行改良。对于天灸疗法,既往我们采用粉末制剂,使用时需用姜汁调和,再人工切成小块药膏,使用人工剪裁的胶布贴于穴位处,其工序繁杂,费时费力,无法保证药物的稳定性。2008年在天灸散的基础上改制为天灸药膏,不但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而且采用机械化生产胶布、优化操作流程,推动了天灸疗法的传承与发展。
使用天灸有宜忌
天灸最早适用于哮喘患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天灸适合任何体质的人群,有着治疗及保健的作用,特别是对体质偏虚及风寒湿型的痹症患者,疗效更佳。但临床使用时, 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很多疾病要在颈背部、腹部、腰部、腿部等进行贴药,所以天灸时最好选择深色的、较宽松的衣服,避免药膏弄脏衣服。
2. 天灸期间不宜食用鸡、鸭、烧鹅、牛肉、虾、蟹等发物;注意清淡饮食,不宜偏嗜生冷,以防损伤正气、影响疗效。
3. 天灸治疗后皮肤均有轻微烧灼感、刺痛感,揭开胶布后可见皮肤红晕。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老年人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2小时;小孩时间酌减,如3岁儿童15~30分钟;婴幼儿因病情需要行天灸治疗者,建议贴药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4. 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疱,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可前往医院处理;如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涂抹抗过敏药膏或前往医院处理,同时禁食鱼虾等易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