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回放
70多岁的徐女士因阵发性头晕眼花,前往北京某医院就诊,使用活血化瘀药物静脉输液治疗1个月未见好转,且头晕症状加重。徐女士慕名来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找到吉训明教授。吉教授建议她做TCD(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超声、血液化验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徐女士患的是左侧脑动脉重度狭窄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重度脑动脉狭窄治疗的关键在于使用抗血小板和降脂药物。但徐女士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血小板及降脂两种药物均对肝硬化患者不利(前者可致消化道出血,后者可致肝损伤)。因此,吉训明教授提出了肝硬化合并重度脑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新方法,即采取药物(叶酸、维生素B6),并加用远程缺血预适应治疗(使用水银血压计治疗)。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困扰徐女士1年多的头晕眼花等症状竟奇迹般消失了。
远程缺血预适应能防脑缺血
家用的水银血压计也能防治脑卒中?真有那么神奇吗?经吉训明教授介绍,使用水银血压计防治脑卒中的使用原理叫做远程缺血预适应。
远程缺血预适应是指机体部分器官(如上肢)在受到短暂的、可逆性缺血缺氧刺激后,通过诱导缺血器官以外的其他脏器(如心、脑、肝、肾),对随后发生的严重或致命的缺血缺氧产生保护作用。打个比方,如果您平常需要吃两碗饭才能吃饱,经过此项训练,使身体逐渐适应吃一碗饭就感觉不饿了。即使迫不得已饿上几天,也会比其他人更能耐受饥饿。
远程缺血预适应疗法不但在严重缺血前有效,而且在发生严重缺血时,以及严重缺血发生之后,同样能产生减轻损伤、改善预后的效果。该疗法可控制或减少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如头晕、肢体麻木、偏瘫等),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流量,使血流量满足代谢的需要,有助于改善症状。也就是说,患者平时采用该方法治疗,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即便仍有脑卒中发作,也可比别人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更长,且梗死面积更小,可为进一步干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使用血压计 每天做两次
这种治疗方法为内源性治疗,即调动机体的自身防御和修复机能,达到脑缺血的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此法无需住院、无手术风险、效果稳定、无衰减、无需终身治疗,对于中小血管病变的治疗具有独特效果。有三高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有高危因素的中年以上人群、不愿意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以及烟雾病、青年卒中或其他不明原因的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均适合此种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坐位,双上肢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将水银血压计袖带缠绕于一侧上臂中上段,气囊加压至180~220mmHg,维持5分钟,随后释放气囊压力休息5分钟为一轮。每次连续重复5轮,共50分钟,每天做两次。建议上午、下午各1次,双侧上肢交替进行,6个月为一个疗程。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除了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外,还必须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戒除烟酒,改变饮食习惯和加强锻炼。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疗效好、方法简单、无风险,受到患者的好评。
目前,宣武医院已应用这一技术治疗脑缺血患者1000余名。通过4年的随访,患者来院复诊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和程度较前有所好转,脑血流、脑代谢改善率达95.2%。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效果良好,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团队近期已在国际知名脑血管病杂志《neurology》上发表相关文章,广受国内外关注。其产生的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造福全国乃至亚洲地区的脑血管病患者。因此,巧用血压计,可有效防治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