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了乙肝吃饭会传染吗
和乙肝(HBV)患者一同吃饭通常是不会传染的,即使共用碗筷也是不会传染的。
专家解释说:和乙肝患者吃饭有可能会被传染,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传染性的大小以及口腔内是否存在伤口有很大关系,也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几率。
据资料证明,乙肝患者的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等体液内是可以检测到乙肝病毒存在的。但是从理论上来讲,与乙肝病人吃饭是不传染乙肝的,因为乙肝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之所以与乙肝病人吃饭有被传染的可能,是因为很多人的口腔内外都存在着许多伤口,比如口唇出血、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咽喉红肿、扁桃体糜烂等等,当与乙肝病人吃饭时如果恰好出现了这些情况,乙肝病毒就有可能通过伤口感染人体。如果被感染者的免疫力差,免疫系统无法消灭乙肝病毒,就可能得乙肝。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与乙肝病人吃饭多数情况下是不传染的,但是当口腔内有破损时就有传染的可能。
二、以下途径是不会感染乙肝的
1、共同就餐
HBV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共用餐具也不会传播HBV病毒。
2、呼吸道分泌物,如流鼻涕、打喷嚏、咯痰等
乙肝不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不会通过咳嗽和打喷嚏来传播。
3、蚊虫叮咬
目前没发现乙肝病毒能通过蚊子等吸血昆虫传播。
三、HBV病毒的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输注感染者的血液、血制品。但随着目前医学检验水平的进步及献血输血规范的严格执行,这种途径的感染风险已大大降低。
在实际生活中,只要严格筛查献血员是否感染,保证血液储存运输过程安全无污染,就可以保证受血人员的安全。
2、母婴传播
一般分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是指胎儿在母体宫内被感染,这种情况只占10%左右。
水平传播:是指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如剖宫产、哺乳等。
目前随着母婴阻断措施的不断普及与完善,婴儿预防接种率的不断提高,这种途径感染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
在实际生活中孕产妇要在正规医院检查,按情况接受抗病毒治疗或母婴阻断治疗,婴儿的成功阻断率可以达到95%以上。
3、性传播
这种情况主要是体液传播的一种情况,包括精液,阴道的液体都具有传染性,性交过程中粘膜的破损可以导致感染。
在实际生活中,性伴侣双方应坦诚相待,明确告知对方风险,以便事先采取安全措施,同时非感染方做好疫苗接种,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安全。
4、医源性传播
包括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乙肝患者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如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穿耳洞、做双眼皮和内镜等。
5、特殊的生活用品传播
生活中如与HBV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具、纹身器材等都有感染风险。
这两种情况比较复杂,可能存在许多偶然因素。类似这些情况建议就医要到正规医院,不要贪图便宜到街边诊所诊治,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共用生活器具。
四、乙肝的几个认识误区
1、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可结婚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但婚前一定要检测血中的乙肝抗原抗体系统,即“两对半”。结果有任何一项阳性,不需注射乙肝疫苗。如均为阴性,则必须注射疫苗,待产生抗体后就可以结婚。一定要节制性生活,避免饮酒和过度疲劳。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必须注射乙肝疫苗。
2、乙肝患者不能与健康人接触
乙肝病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与他人分开,患有乙肝的妇女注意经期卫生,就不会把乙肝传染给别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以正常上学、工作,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患了乙肝后,在急性期要注意休息。
3、乙肝妈妈不能哺乳
乙肝患者的乳汁中HBsAg呈阳性,可能传染乙肝病毒。母乳喂养的乙肝病毒清除率要高于奶瓶喂养。在婴儿出生后24-48小时内,实施疫苗预防注射后,小儿基本上能避免通过哺乳染上乙肝病毒。但是应该注意:乳头有出血和溃疡都不宜用母乳喂养,且哺乳前母亲的双手应消毒。
4、空气可传染乙肝
乙肝不会通过空气、消化道或饮食传播,同室工作、交谈、一起进餐不会被传染。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乙肝一般也不会通过握手传染给其他人,除非双方双手都有裂口,有出血情况。
5、和乙肝感染者一块工作学习是否会被传染
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同住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咳嗽和打喷嚏来传播。目前也没发现乙肝病毒能通过蚊子等吸血昆虫传播。
6、接吻传染乙肝
乙肝病毒无法穿透完整的皮肤、粘膜以及消化系统粘膜而侵入人体、感染人体,即使将乙肝病毒吞入腹中也不会传染乙肝,所以说在正常情况下(嘴唇、口腔、咽喉部没有出血、伤口、溃疡等损伤现象)接吻是不会传染乙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