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肝吸虫病症状
1、肝吸虫病的症状体征
潜伏期为1~2个月。轻度感染者常无症状,仅在粪便中发现虫卵。
感染较重者多为重复感染,缓慢起病,但非流行区感染者可以急性起病。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和过敏反应,包括食欲不振、上腹隐痛与饱胀、肝区隐痛、肝大(尤以左叶肿大为明显)等表现,并有发热、乏力、头晕、失眠、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偶可因大量成虫堵塞胆总管而出现胆绞痛及阻塞性黄疸。
2、肝吸虫病什么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asis sinensis of bile duct)俗称肝吸虫,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1例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年在国内证实。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西汉古尸和战国墓古尸体内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证明本病在我国流行至少2300多年。华支睾吸虫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
3、肝吸虫病的病因
寄生于人、犬、猪、猫等宿主胆管内的成虫产卵后通过粪便污染水源,进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消化道后化为尾蚴,然后侵入第二中间宿主(如鱼类)肌肉组织内形成囊蚴,人食用未彻底煮熟的鱼虾后童虫从十二指肠进入肝胆管,发病与否及病变程度取决于成虫寄生在胆管中的数量。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虫体的抗原物质可引发机体的变态反应,出现过敏症状,如发热、肝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童虫在肝胆管发育为成虫后其分泌物、代谢物及其直接刺激作用可引起胆小管及周围组织出现炎性反应。感染较严重者。虫数可达数千以上,肝内胆管及其分支均充满虫体。由于成虫的机械刺激及其分泌物和代谢产物的作用,胆管上皮细胞脱落,继而呈腺瘤样增生,胆管壁增厚,胆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胆管上皮增生,管腔变窄和虫体堵塞胆管可引起胆汁淤滞,胆管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胆管堵塞可继发细菌性构成结石的核心,形成胆石症。
肝吸虫病的并发症
华支睾吸虫病的并发症以胆道感染,胆管炎和胆石症最常见。严重感染者还可出现肝硬化。成虫长期堵塞胆管是引起胆汁性肝硬化的直接原因,成虫阻塞胰管还可引起胰管炎及胰腺炎。在流行区常见先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再感染病毒性肝炎者。患病毒性肝炎后,其乏力及纳差等消化道症状会明显加重,肝、脾大可较显着,肝功能不易恢复正常,并常存在肝胆道感染,其黄疸亦较难消退。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再感染华支睾吸虫而致病情加重的报道。本病还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胆管上皮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肝吸虫病的预防
1、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吃生鱼虾,提倡科学的烹调和食用鱼的习惯,防止误食囊蚴,把住病从口人关。
2、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进行普治普查,积极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对重点人员、高发人群要重点检查、重点防治。加强保虫宿主的管理,不用生鱼虾喂狗、猫、猪等动物。
3、切断传播途径对动物粪便等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人畜的交叉感染。保护好水源,防止病畜的排泄物污染。在春季螺开始繁殖前,采用药物灭螺,以切断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