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缺血性肝炎的症状

2019-06-04 21:44:56浏览:7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缺血性肝炎的症状二、缺血性肝怎么预防三、缺血性肝炎的饮食宜忌缺血性肝炎的症状1、缺血性肝炎的症状1.1、基础疾病

文章目录

一、缺血性肝炎的症状二、缺血性肝怎么预防三、缺血性肝炎的饮食宜忌

缺血性肝炎的症状

1、缺血性肝炎的症状

1.1、基础疾病的表现

本病多见于心脏术后,特别是同时施行多个瓣膜的人造瓣膜替换术,急性心肌梗死或重度心律失常所致左心功能衰竭,重度感染及败血症等。偶见于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1.2、急性肝炎样的表现

缺血性肝炎可有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及疼痛、黄疸和肝脏肿大。更具特点而多见者为血清ALT和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有显着升高,可达正常的10倍以上,发病1~3日内上升,8日内则迅速降至正常。

2、缺血性肝炎是什么病

缺血性肝炎系指严重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导致的可逆性肝小叶中央坏死,常由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肝外伤及心脏手术后,心源性或低血容量性休克引起,特别是与休克后肝脏再灌注性损伤有关。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乳酸脱氢酶(LDH)持续显着性升高,但无肝炎病毒感染及肝毒性药物的证据。

3、缺血性肝炎怎么治疗

本病治疗以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为宜。积极的强有力的利尿可使血容量进一步降低,加重肝脏缺血而可使血容量进一步降低,加重肝脏缺血而促进肝细胞坏死值得注意。多巴胺可增加肝脏血流量并具有强心作用,可供选用。其他防治休克/再灌注性肝损伤的药物尚处于实验阶段。

预后:大多数患者可逆,可能与本病坏死后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存在并作为肝细胞增生模板有关。本病极少出现肝功能衰竭。病死率常由原发基础疾病决定。

缺血性肝怎么预防

大多数患者可逆,可能与本病坏死后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存在并作为肝细胞增生模板有关。本病极少出现肝功能衰竭。病死率常由原发基础疾病决定。

用药忌过多过杂。很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解毒。用药过多过杂能增加肝脏负担,反而对肝病不利。有的患者经过长时期的西药治疗,病情反而越来越重,最后停用了全部西药,病情反而好转。用药过程中忌不注意休息和营养。休息和营养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俗语说“三分治七分养”,因为药物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在保证休息、营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发挥作用,忽视休息、营养,而单纯一味地进行药物治疗,就本末倒置了。停药忌过早。应用联苯双酯、强力宁或苷利酸等药物常可使转氨酶下降甚至正常,但并不代表疾病已经好转或痊愈:这些药物往往具有短期效应,但是,停药后常出现反跳现象,因此在应用这些药物使转氨酶降至正常后,应像应用激素一样逐渐减量,并坚持服用2-3个月甚至1年。

缺血性肝炎的饮食宜忌

1、宜吃什么

1.1、口蘑:口蘑可抑制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上升,对肝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它还含有多种抗病毒成分,对病毒性肝炎有一定食疗效果。每天200-300克为宜。

1.2、鸡 腿 菇:猪肝含有大量的铁离子,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的作用的,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的。每天100-200克为宜。

1.3、牛奶:牛奶富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营养物质和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恢复。每天300-500毫升为宜,热饮为佳。

2、不宜吃什么

2.1、小麻椒:肥肉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的乳化,容易加重肝胆细胞的负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低脂的食物。

2.2、蛋黄:蛋黄是含有大量的胆固醇的食物,容易加重肝脏细胞的负担的,容易影响患者身体的恢复。

2.3、腌制菜:生姜是属于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刺激导致肠道充血水肿,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不良,不利于恢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肝硬化腹水治疗指南

上一篇:

肝胆管结石治疗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