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预防甲肝的发生

2019-06-04 22:09:10浏览:74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如何预防甲肝的发生二、甲肝容易与什么疾病混淆三、甲肝的三大健康危害如何预防甲肝的发生1、出门在外如何预防甲肝

文章目录

一、如何预防甲肝的发生二、甲肝容易与什么疾病混淆三、甲肝的三大健康危害

如何预防甲肝的发生

1、出门在外如何预防甲肝

不吃半生的食物,为啥在外饮食特别容易感染肝炎?专家介绍,在我国很多地方,施肥用的粪便未经过杀灭活病原处理,蔬菜被施用了这样的肥料后,即可能含有病毒感染者的病毒,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易由此传播。除了蔬菜等食品外,水源、餐具被污染后,也可引起散发感染,并常有爆发性感染。

但这些病毒很容易经加热而被灭活,失去传染性。所以,在外就餐尽量不要去卫生条件不充分的餐馆用餐,或者尽量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

2、预防甲肝要注意什么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食品要高温加热,一般情况下,加热100℃一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

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甲肝的发生和暴发流行。

3、甲肝的防治原则

HAV的预防应搞好饮食卫生,保护水源,加强粪便管理,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注射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应急预防甲型肝炎有一定效果。我国生产的甲肝活疫苗只注射一次即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基因工程疫苗研制亦已成功。

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发病率高。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1988年上海市由于食用受粪便所污染的毛蚶而引起建国以来最大一次甲型肝炎流行,在4个月内共发生31万例。

甲肝容易与什么疾病混淆

急性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鉴别不难。甲型肝炎一般呈流行或暴发,以学龄前儿童及青壮年多见,起病急,常有发热,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而乙、丙型肝炎多为散发,以成人为主,多无发热。

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有时不易鉴别,戊型肝炎亦呈流行或暴发,亦有不洁饮食史,但发病年龄以15~39岁年龄组为多,且淤胆型的比例较高,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病毒特异性免疫学检测。

急性甲型肝炎并须与EBV感染相鉴别,后者发热时间较长,常有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噬异凝集试验阳性、抗-HAVIgM阳性等。在鉴别诊断时,还应考虑到全身感染性疾病如伤寒、败血症等出现的肝大、黄疸、肝功异常。如患者系孕妇尚须与妊娠急性脂肪肝相鉴别,该病见于初产妇,于妊娠后期发病,有深度黄疸,急性腹痛,出血倾向,肝肾综合征及昏迷等临床表现,尿胆红素阴性,超声波呈典型脂肪肝波形。

甲肝的三大健康危害

1、对肝脏的损伤

这是甲肝的危害中最基本的一项,甲型肝炎致病机制是肝炎病毒在肝脏复制,造成肝细胞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发热、厌油、厌食、腹痛、腹泻、黄疸等。各型急性 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

2、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侵害

肝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如乙肝病毒标志亦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找到。因此病毒性肝炎还有一个危害性,即是肝外组织的并发症,如关节炎,肾小球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较少见的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和心包炎等。

3、对患者心理的伤害

病毒性肝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危害,而且对患者心理上的打击也是十分沉重的。无论是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在生活、社交、求职、升学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急性甲肝传染性大吗

上一篇:

如何注射甲肝疫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