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急性甲肝的症状有哪些

2019-06-04 22:11:57浏览:94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急性甲肝的症状有哪些1. 急性甲肝的症状有哪些2. 甲肝病毒会通过接吻传染吗3. 甲肝会传染吗二、甲肝疫苗有必要打吗

文章目录

一、急性甲肝的症状有哪些
1. 急性甲肝的症状有哪些2. 甲肝病毒会通过接吻传染吗3. 甲肝会传染吗
二、甲肝疫苗有必要打吗三、甲肝疫苗什么时候打

急性甲肝的症状有哪些

1.1、潜伏期

甲型肝炎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持续30天。患者在此期常无自觉症状,但在潜伏期后期,大约感染25天以后,粪便中有大量的HAV排出,潜伏期的患者的传染性最强。

1.2、黄疸前期

起病急,急数患者有发热畏寒,体温在38~39℃之间。平均热程3日,少数达5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或轻度腹泻。少数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色。本期持续5~7日。

黄疸前期起病急,急数患者有发热畏寒

1.3、黄疸期

自觉症状好转,热退后黄疸出现,可见巩膜、皮肤不同程度黄染,肝区痛,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肿大。本期可有短期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肝功能明显异常。持续2~6周。

1.4、恢复期

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好转以至消失,肝脾回缩到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IgG介导的免疫系统建立。本期持续2周至4月,平均1个月。

用唾液也可以诊断甲肝。国外有人用放射免疫法,从甲肝患者急性期或近期感染甲肝病毒者采集得来的唾液,以及在近6周内出现黄疸者的唾液标本中,均检出了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以此来诊断甲肝,其优越性在于获取标本是非侵袭性的,不给患者增加痛苦,随时可取,尤其年幼患儿愿意合作。操作简单,标本只需稀释到10:1,而血清标本稀释需要精确2000:1。检测结果,容易判断。因此唾液可以代替血清作为诊断甲肝的一种方便和满意的检测标本。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3.1、传染源

甲型肝炎是会传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AV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

3.2、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发病率高。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3.3、易感性与免疫力

人群未注射甲肝疫苗者对HAV普遍易感,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甲肝疫苗有必要打吗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和乙型肝炎不同,甲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表现为急性过程,不发展成慢性肝炎和慢性携带者。甲型肝炎主要为粪口传播,容易出现暴发流行。

我国是甲型肝炎高发地区,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很高,儿童因自身免疫力不是非常完善,因此在遭遇甲肝病毒时很容易感染。因此,甲肝的危害不可忽视,应该加强甲肝的防治,其中接种甲肝疫苗就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之一。通常情况下,如果身体没有不适,也没有其他严重疾病史的人不需要做检查,都可以接种。而已经感染或者患过甲肝的人则不用再接种。

甲肝疫苗什么时候打

1、初免时间:为一周岁以上的甲肝易感者;

2、初免六个月后可加强免疫;

3、过去已接种过甲肝活疫苗者,不论间隔时间长短,均可加强免疫接。有效期近年来,人群接种观察证明如果甲肝减毒活疫苗用“二针法”进行免疫,间隔1个月、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抗-HAV阳性率可达100%,抗HAV滴度可达1000MIU/ml以上。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提倡接种二次,可获终生免疫。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怎样判断得了甲肝

上一篇:

患了甲肝会有哪些症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