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胆固醇高的症状

2019-06-06 19:16:37浏览:8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之道网导读:你是否听说过胆固醇过高?胆固醇高的症状又有哪些?其实胆固醇过高往往是由于生活上饮食的不规范而引起的一种富

养生之道网导读:你是否听说过胆固醇过高?胆固醇高的症状又有哪些?其实胆固醇过高往往是由于生活上饮食的不规范而引起的一种“富贵病”,下面由小编带你了解下胆固醇高的症状所造成的亚健康。

胆固醇高的症状

1、肤色发生改变

在眼镜周围有黄色斑块,且皮肤变得更加松弛。这是由于下眼睑处聚集了过多的胆固醇造成的。

2、偶尔会感觉头痛

偶尔会感觉头痛、眩晕以及牙痛等。这是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症状之一。当然,如果你身上出现了这些症状之后,也不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以确诊。

3、皮肤上会蚊起小肿疮

胆固醇过高时,在皮肤上会蚊起小肿疮,这种小肿疮表面光滑,呈黄色。多长在眼皮、胳膊肘、大腿、脚后跟等部位。

4、出现类似水痘状物

中性脂肪过高时,皮肤上会出现许多小指头大小的柔软的水痘状物。颜色没有胆固醇肿疮那样黄,呈淡黄颜色。主要长在背、胸、腕、臂等部位,不痛不痒。

5、手指叉处变黄色

手指叉处如果变成黄色,表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都过高。

6、腿肚子抽筋

腿肚子抽筋,并经常感到刺痛,这有可能是胆固醇积存在腿肚的肌肉里引起的,这也表示胆固醇过高。

7、肥胖者肝脏会肿大

胖人血液中的脂肪成分多,胆固醇积存于肝脏的脂肪内,会引起肝肿大。如果用手指按右侧肋骨下并深呼吸,可触到肝脏的下边缘。这种现象除表示肝炎外也可说明胆固醇过多。

胆固醇高造成的原因

1、饮食不当

过多进食含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心、肝等动物内脏。身体内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引起总胆固醇偏高,这也是造成总胆固醇偏高的原因之一。

2、肝细胞受损

胆固醇的酯化发生障碍,血中胆固醇减少,在肝硬化、重症肝炎等严重损害时,血中总胆固醇也降低。

3、阻塞性黄疸

这时由于胆汁排出受阻,血中出现脂蛋白-X和肝内胆固醇合成亢进所致,以游离型胆固醇的增加为主。引起总胆固醇偏高,所以阻塞性黄疸是造成总胆固醇偏高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胆固醇高的症状与原因,你们了解到胆固醇高的危害了吗?别离开,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治疗胆固醇高的8个有效治法。

8个有效治法

1、水果蔬菜

每天5至9份水果和蔬菜帮助降低“坏”胆固醇。这些蔬菜中有抗氧化剂,有益健康。而且当我们多吃水果和蔬菜,就会少吃油腻食品。这都是有助于降低血压,保持健康的体重。在面包、牛奶、食用油等食品中间加植物甾醇,也能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2、以粗粮开始一天

每天早餐时只吃1碗燕麦粥,持续8星期的时间就可使血中“坏”胆固醇浓度降低10%,“好”胆固醇浓度上升。燕麦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能在肠胃道中阻止胆固醇及脂肪的吸收,因而达到降低血中脂肪及胆固醇的效果。粗粮包括玉米、糙米、大麦、全麦面粉。

3、多吃豆类,少吃糕点

人们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但是有些食物更加健康。粗粮如糙米、全麦面食、豆类,有丰富的纤维,提供能量而且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其他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炸土豆、白米饭、糕点迅速升高血糖,但并不饱腹,可能会让人暴饮暴食。

4、益心的坚果

有时想吃一个小零食吗?坚果不仅美味,而且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坚果能降低“坏”胆固醇,留下“好胆固醇”。一些研究表明,每天吃的人大约一盎司的坚果患心脏疾病的风险降低。坚果中的脂肪和热量很高,所以只吃一小把就行,而且是不含糖和巧克力的。

5、运动

每周五天每天30分钟的体力活动,一周3次20分钟的剧烈运动,如慢跑,能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更多的锻炼当然更好。它还可以帮助保持身材,减少发生动脉阻塞。你没有完整30分钟时间,可以用3个10分钟完成。

6、碳水化合物、水果

两个拳头,即选用相当于自己两个拳头大小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花卷、米饭等,就可以满足一天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了。水果一天需要量则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

7、蛋白质

一个掌心。50克的蛋白质相当于掌心大小、约为小指厚的一块。每天吃50—100克的蛋白质即可满足一天需求。

8、橄榄油保护心脏

橄榄油除可降低血中坏胆固醇浓度外,也会上升好胆固醇的浓度,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最佳的保护作用。选择用冷压方式萃取出的橄榄油油质最佳。有些厂商会以高温加热的方式抽取橄榄油,高温加热过程易使油质变性致癌。即使是好的油的热量也不小,所以吃橄榄油要适量。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胆固醇高的原因和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快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吧,健健康康过好每一天,谢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胆道感染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

上一篇:

吃什么可以降低胆固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