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胆石症的概念

2019-06-06 19:34:25浏览:3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胆石症的概念 1. 胆石症是什么2. 胆石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 胆石症有什么症状二、胆石症的食疗方法三、怎样预防胆石

文章目录

一、胆石症的概念
1. 胆石症是什么2. 胆石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 胆石症有什么症状
二、胆石症的食疗方法三、怎样预防胆石症

胆石症的概念

在胆道系统中,胆汁的某些成分(胆色素、胆固醇、粘液物质及钙等)可以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析出、凝集而形成结石。发生于各级胆管内的结石称胆管结石,发生于胆囊内的结石称胆囊结石,二者统称胆石症。多见于50岁以后。影响胆石形成的基本因素有:胆汁理化状态的改变、胆汁淤滞、感染等三种。常为二种以上因素联合致病。按胆石组成成分可将胆石分为色素性胆石、胆固醇性胆石和混合石三种基本类型。我国以色素性胆石多见。胆固醇性胆石多见于西方国家。

肝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发生于肝胆系统内任何部位的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复合部位结石等。按结石的化学成分,肝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

2.1、基因、家族史

胆石症发病在种族之间的差异明显,提示遗传因素是胆石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2.2、妊娠

妊娠可促进胆石症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胆石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由于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而妊娠期的胆囊排空缓慢;孕期和产后的体重变化及饮食结构也影响胆汁成分,改变了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促进了胆固醇结晶的形成。

2.3、肥胖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

2.4、饮食因素

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低纤维、高热量食物者胆石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为这类食物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我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胆石症发病已占胆石病的主要地位,且以胆固醇结石为主。

3.1、胃肠道出现一些强烈反应

胆结石患者在疾病发作的时候一般会有严重的腹部疼痛感,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吐出来的东西主要就是胃子里面的东西,并且吐完腹部还是疼痛不止,而且患者以后会有厌食、腹胀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3.2、发热和怕冷现象

有一些十分严重的胆结石的患者还会出现发热或者是怕冷的现象,而温度的高低则与胆结石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如果热度一直不减的话,最后患者就会出现打寒战症状。

3.3、腹痛

上腹部或右上腹急性绞痛,疼痛剧烈有阵发性倾向。腹痛可在进食后或夜间突发,持续15分钟到数小时,疼痛起于上腹部,可以转移至背部。此种绞痛消失后,仍有上腹部胀痛1-2天。绞痛发作可间隔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再发生,但不会每天都有绞痛发作。

3.4、黄疸

黄疸这种症状是很少出现的,如果出现的话,患者的眼睛肯定是会变黄的。

胆石症的食疗方法

1、大金钱草蒸猪肝

准备好60克的大金钱草,250克的猪肝,1.5克的狗宝,备用。

用法:金钱草,狗宝洗净,捣碎研成细末,猪肝洗净,入沸水中氽透,用凉水冲洗干净,沥去水分,切成片,放在碗内,撤 上药末,拌匀,加葱节,姜片,清汤,入笼中蒸30分钟左右, 取出,泌出汤汁,加食盐,味精调味,用以佐餐。

作用:疏肝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2、玉米须茶

组成:做备好50克的玉米须,留着备用。

用法:将玉米须洗净,晒干,剪成小段,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作用:清热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3、白茅根炖肉

组成:鲜白茅根50克,猪精肉500克。

用法:将白茅根,猪肉洗干净,将肉切成一片一片,白茅根切成一小段,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调料,放入清水,再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温至肉熟烂,吃肉喝汤。

作用:清热利湿;适用于肝胆湿热,胆道结石,胁痛隐隐。

怎样预防胆石症

1、按时合理早餐

合理的早餐非常的重要,大家都知道早餐要吃的好,怎么个好法呢?这就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了,早餐不宜太油腻,不宜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2、规律三餐

有规律的生活是非常重要,饮食有规律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不良的饮食习惯带来了很多疾病,大家不可饥一顿饱一顿,这样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很大。

3、多进食高纤维饮食

多吃些蔬菜,比如新鲜蔬菜、大蒜、洋葱、香菇、木耳、玉米须等食物,减少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炸香蕉、炸香蕉片和油条等的食物。

4、避免不合理的快速减肥

胆结石的患者有一部分是由于肥胖引起的,但是不宜快速减肥,快速减肥对自己身体伤害挺大。

5、适当增加运动。

增加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发病几率,适当的增加运动是必要的,但是运动量不能太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胆石症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上一篇:

正常胆囊大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