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区别

2019-06-06 19:38:46浏览:1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区别二、胆石症的病因三、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的护理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区别1、慢性胆囊炎和胆

文章目录

一、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区别二、胆石症的病因三、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的护理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区别

1、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区别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二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故合并叙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约有70%的胆囊炎患者胆囊内有结石存在。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系胆囊慢性病变,大多数合并胆囊结石,少数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本病大多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临床上可无特殊症状。胆石症(gallstones或choleliths), 胆管或胆囊产生胆石而引起剧烈的腹痛、黄疸、发烧等症状之疾病,称为“胆石症”。胆石症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

2、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在不同患者可有甚大区别,且与实际的病理变化也常不一致;大多数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过去多有胆绞痛发作史。

2.1、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饱闷、不适、饱食后上腹不适。

2.2、对脂肪性食物不耐受。

2.3、右上腹痛:患者还常感右肩胛骨下或右腰部隐痛,有时和胆绞痛相仿。

2.4、体检除右上腹轻度触痛外,常无阳性体征。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亦可在第8~10胸椎右侧有压痛。

3、慢性胆囊炎的病因

3.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与急性胆囊炎一样,因为胆囊结石引起急性胆囊炎反复小发作而成,也即慢性胆囊炎和急性胆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表现。

3.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在尸检或手术时,此型病例占所有胆囊病变患者的2%~10%。

3.3、伴有结石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又称瓷瓶样胆囊。结石引起的炎症与刺激,导致胆囊壁钙化所形成,钙化可局限于黏膜、肌层或两者皆有。以65岁以上的女性病人多见。

胆石症的病因

1、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结石在亚洲十分常见,感染源可能归咎于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2、人种因素亦与发病相关,如美国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过75%,是全球胆石最高发的人群。

3、在饮食习惯中,凡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其中任何一类吃得多者,其胆囊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较高。

4、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排空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

5、某些内分泌激素水平也与胆结石形成有关。

6、胆结石患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好发于女性。育龄妇女与同龄男性的患病比率超过3:1,而七十岁以后则下降到2:1。怀孕、肥胖、西化的饮食、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

7、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浓度过高,导致胆汁中容易形成固体结晶而沉淀,并聚集和融合形成结石。

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的护理

1、保持良好情绪:由于慢性胆囊炎病程持续时间长,容易复发仅靠短期的医院治疗和康复远远不能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护理人员应针对具体患者康复各个阶段的实际心理变化,予以情绪支持,进行心理指导,从而使其在今后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情绪。人们在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状态时,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下降,可直接导致胆囊收缩运动失调,只有在心胸宽阔、精神饱满时才能保持胆囊的正常功能。另外,应动员社会和家庭的支持,这不但为患者提供生活便利,更可以使其感受到环境的温暖,坚定治疗疾病的信心。

2、正确认识疾病:慢性胆囊炎患者由于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心理上顾虑较多,忧心忡忡,有的患者还与“癌症”进行比较,这往往使患者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一般来说,本病虽然难以完全治愈但癌变率在3%左右,因此患者应增强信心积极治疗。

3、合理安排饮食:戒烟戒酒,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食物,每餐饮食定量、营养均衡,在急性发作时则更要控制饮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胆囊癌会致死吗

上一篇:

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怎么办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