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胆道感染鉴别诊断

2019-06-06 19:41:35浏览:85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胆道感染鉴别诊断1. 胆道感染鉴别诊断方法2. 什么是胆道感染3. 胆道感染有什么症状二、胆道感染怎么治疗三、胆道感

文章目录

一、胆道感染鉴别诊断
1. 胆道感染鉴别诊断方法2. 什么是胆道感染3. 胆道感染有什么症状
二、胆道感染怎么治疗三、胆道感染怎么饮食

胆道感染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应注意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阑尾炎、肝脓肿、结肠肝曲癌或憩室穿孔,以及右侧肺炎、胸膜炎和肝炎等疾病鉴别。慢性胆囊炎需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鉴别。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结合临床典型的五联征表现、实验室及影像检查常可作出诊断。对于不具备典型五联征者,当其体温持续在39C以上,脉搏>120次/分,白细胞>20×10E9/L,血小板降低时,即应考虑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道感染、胆石病是胆道系统急、慢性炎症与结石病变的总称,包括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慢性胆管炎、原发性胆管结石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发病率一般占急腹症的第二位,但在国内沿海与南方的一些省份中已上升为第一位,成为外科的常见、多发、难治疾病。

胆道感染是指胆道内有细菌感染,可单独存在,但多与胆石病同时并存,互为因果。感染的胆道易于形成结石,胆石如阻塞胆总管则有80-90%合并感染,感染常见细菌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厌氧菌等。胆石病在静止期可无明显症状及体征,或仅有上腹部不适、隐痛、厌油腻饮食等症状;当胆道某一部位发生胆石移动、梗阻或细菌感染时,可出现中右上腹绞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右上腹可出现压痛、肌卫、反跳痛或扪及肿大胆囊之底部。重症感染可并发胆囊坏疽穿孔、胆道出血、肝脓疡、中毒性休克等。

胆石病在静止期可无明显症状及体征,或仅有上腹部不适、隐痛、厌油腻饮食等症状胆石病包括原发于胆囊及原发于胆管系统的结石,二者在发病机理和临床过程中均有显着差别。

胆道感染临床常见,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胆道感染与胆石病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又是胆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多数病人发作前曾有胆囊疾病的表现。急性发作的典型发病过程表现为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在饱餐、进油腻食物后,或在夜间发作。疼痛常放射至右肩部、肩胛部和背部。伴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终治疗是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胆道感染怎么治疗

1、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全身支持疗法;选用对革兰阴性、阳性细菌及厌氧菌均有作用的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使用维生素K、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因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应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肺。肾等器官的并存病,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非手术疗法既可作为治疗,也可作为术前准备。非手术疗法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大多数病人经非手术疗法治疗,病情能够控制,待以后行择期手术。

2、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的选择:急诊手术适用于:发病在48~72小时内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恶化者;有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者。其他病人,特别是年老体弱的高危病人,应争取在病人情况处于最佳时行手术。

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方法有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造口术。如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胆囊局部及周围组织的病理改变允许,应行胆囊切除术,以根除病变。但对高危病人,或局部炎症水肿、粘连重,解剖关系不清者,特别是在急症情况下,应选用胆囊造口术作为减压引流,3个月后病情稳定后再行胆囊切除术。对于年老体弱、合并心、肺肾多个脏器疾病者,胆囊取石及造口术后是否需再行胆囊切除术,已有学者提出质疑。

胆道感染怎么饮食

饮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食高胆固醇食物,忌食生冷、辛辣、厚腻之品。

肝都气滞 宜食疏肝解郁之品,如萝卜、金橘、山楂、刀豆、大白菜、芹菜、冬瓜、茴香、橙子等。食疗方:胡椒、砂仁肚(胡椒、砂仁、生姜、大枣、猪肚)。

肝胆湿热 宜食清胆利湿之品,如李子肉、茯苓、莲子、紫菜、海带等。食疗方:金钱竹叶粥。

肝胆脓毒 宜食清热利湿解毒之品,如绿豆、荠菜、高粱、芹菜、苋菜等。食疗方:清煮或炒蚬肉。蛔虫上扰宜进食乌梅以助安蛔止痛,或生食南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什么泡水可以清肝利胆

上一篇: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怎么治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