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病毒性黄疸的原因

2019-06-06 20:03:43浏览:69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病毒性黄疸的原因二、有黄疸不一定就是肝炎三、黄疸有哪些并发疾病病毒性黄疸的原因1、病毒性黄疸的原因只要是血中

文章目录

一、病毒性黄疸的原因二、有黄疸不一定就是肝炎三、黄疸有哪些并发疾病

病毒性黄疸的原因

1、病毒性黄疸的原因

只要是血中间接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的浓度增高,都可以发生黄疸。

1.1、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而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1.2、肝细胞病变以致胆红素代谢失常而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

1.3、肝内或肝外胆管系统发生机械性梗阻,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导致梗阻性(阻塞性)黄疸。

1.4、肝细胞有某些先天性缺陷,不能完成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而发生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溶血性黄疸有哪些表现

主要是由于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或红细胞受外源性因素损伤,使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致使血浆中非脂型胆红素含量增多,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而造成的。患者常有药物或感染等诱因,表现为贫血、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升高,黄疸大多较轻,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升高。

3、肝外梗阻性黄疸有哪些表现

肝外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表现复杂多变。常见病因有胆囊炎、胆结石、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肝癌、阿米巴肝脓肿等等。患者有原发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损害轻,以直接胆红素为主,主要症状为进行性或反复发作的皮肤巩膜黄染,部分伴有右上腹不适及发热消瘦等表现,影像学证实有肝内外胆管扩张。

有黄疸不一定就是肝炎

有黄疸不一定就是肝炎。因为:

1、某些原因(先天性代谢酶和红细胞遗传性缺陷)以及理化、生物及免疫因素所致的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贫血、溶血,使血内间接胆红素过剩,造成肝前性黄疸。

2、由于结石和肝、胆、胰肿瘤以及炎症,致使胆道梗阻,胆汁不能排入小肠,就可造成肝后性黄疸。

3、新生儿降生不久可因红细胞大量破坏,而肝脏酶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能力不足,而出现生理性黄疸。还有先天性非溶血性吉尔伯特(Gilbert)氏病引起的黄疸和新生霉素引起的黄疸,都是肝细胞内胆红素结合障碍所造成。另外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及伤寒等,在少数情况下也可出现黄疸。严重心脏病患者心衰时,肝脏长期淤血肿大,可以发生黄疸。各种原因造成的肝细胞损害,均可引起肝性黄疸。

肝病有无传染性并非由黄疸的有无和轻重来决定,而是与有无病毒血症的存在和病毒是否正在复制、血和肝脏内复制指标是否明显有关。

黄疸有哪些并发疾病

本病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阳黄若患者体质差,病邪重,黄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可转为急黄;阳黄也可因损伤脾阳,湿从寒化,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急黄若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鼓胀。

一般来说,阳黄预后良好,唯急黄邪人心营,耗血动血,预后多不良。至于阴黄,若阳气渐复,黄疸渐退,则预后较好;若阴黄久治不愈,化热伤阴动血,黄疸加深,转变为鼓胀重症则预后不良;急黄病死率高,若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预后极差。

此外,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胆囊泥沙结石的饮食

上一篇:

胆囊肿瘤怎样形成的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