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胆梗阻怎么消除

2019-06-06 20:38:25浏览:33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胆梗阻怎么消除二、胆梗阻是怎么引起的三、怎样对胆梗阻进行造影检查胆梗阻怎么消除1、胆梗阻怎么消除:中西医结合治

文章目录

一、胆梗阻怎么消除二、胆梗阻是怎么引起的三、怎样对胆梗阻进行造影检查

胆梗阻怎么消除

1、胆梗阻怎么消除:中西医结合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属黄疸范畴,病因为湿热。按其临床症状可归纳为“痛、热、黄、厥”四大症征。其发病机制为湿热瘀结,瘀久化热,久热成脓,热毒炽盛,热极而易转为热厥。因胆为六腑之一,宜泻而不藏,性喜疏达,以通为用。故治疗原则应标本兼治,以通为用。

2、胆梗阻怎么消除:经皮胆总管外引流术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取8-9肋间腋中线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麻成功,用PTCD套装21G穿刺针水平指向胸11椎体下缘进针,退出针芯后,边注入稀释造影剂边退针,直至确认针尖位于右肝管近肝总管处,穿刺针内有墨绿色胆汁流出,沿穿刺针引入微导丝,再沿导丝分别送入5F导引管,沿导引管引入泥鳅导丝,将导丝送入胆总管上段,导丝头端位于胆总管内,遂经8F扩张管扩张后,经泥鳅导丝引入8FPTCD多侧孔外引流管,引流管末端在胆总管上段盘曲良好,引流出墨绿色胆汁。

3、胆梗阻怎么消除:支架植入术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沿PTCD外引流管注入适量造影剂,胆道显影,引入微导丝,再沿导丝分别送入5F导引管,退出微导丝,沿导引管引入泥鳅导丝,再沿导丝分别送入单弯导管,将导管头端置于胆总管上段内,注入造影剂,见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上段亦扩张,可见胆囊管及胆囊显影,胆囊管以远之胆总管未见显影,用泥鳅导丝反复探寻,通过狭窄段,退出导丝,造影提示狭窄段长约3.0cm。置换超硬导丝,行扩张管扩张后释放国产10×50mm胆道支架,支架扩张良好,退出释放器,植入外引流管,引流管末端在右肝管盘曲良好,引流出胆汁。

胆梗阻是怎么引起的

胆管梗阻是指胆管排出道的任何一段因胆管腔内病变、管壁自身疾病、管壁外浸润压迫等疾病,造成胆汁排泄不畅甚至完全堵塞的胆管机械性梗阻。这是外科急腹症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多数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症。但胆管狭窄和胆管肿瘤等病变有时亦可继发此症。

细菌亦可通过血行或淋巴通道进入胆道。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克雷白菌,粪链球菌和某些厌氧菌。

在原有结石等阻塞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胆管感染,胆管粘膜充血水种,加重胆管的梗阻,胆汁逐渐变成脓性,胆管内的压力不断增高,梗阻近侧的胆管逐渐扩大。在含有脓性胆汁的胆管高压的作用下,肝脏可肿大,肝内小胆管及周围的肝实质细胞亦可发生炎性改变。

肝细胞产生大片坏死,可形成肝内多发性小脓肿。胆管也可因感染化脓造成溃疡和胆道出血。由于胆管内高压造成肝内毛细胆管破溃,脓性胆汁甚至胆栓即由此经肝内血窦进入血循环,造成菌血症和败血症。少数还可发生肺部脓性栓塞。

怎样对胆梗阻进行造影检查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对胆道梗阻进行检查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胆系显影成功率高(93%),胆系影象清晰,较完整,结石诊断率高(94%)。PTC在急性胆道病患者中除用作诊断外,还可用作引流,术前胆道减压,可使临床症状迅速缓解,争取择期手术治疗。

逆行胰胆管造影对鉴别黄疸性质的诊断正确率在75%~89%,造影提示梗阻部位和病变性质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率为85.7%。临床上胆石症有时颇难与胆管癌相区别,ERCP可以帮助确诊。胆石常伴有胆管扩张,有时可看到胆石嵌顿于壶腹部而引起乳头区明显充血,肿胀。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上一篇:

胆固醇对血管的伤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