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怎么治精神分裂症
1、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正确方法
1.1、家属关爱最重要。家属在早期发现患者精神异常时就应及早治疗正规治疗出院后还需要家属陪护、督促患者定期门诊,使其遵医嘱,不忘吃药治疗。如果有家庭支持,则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相反,如果不关心患者,言语中伤,则治愈率低,复发率高。
1.2、定期门诊很重要。精神分裂症属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当其奠定了药物治疗的基础后,坚持服药成为预防发病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在急性症状控制后的第一年,如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复发率为20%-25%,而服用安慰剂者为55%,另一研究发现维持治疗三年者,预防复发的成功率高于不服药者两三倍。
因此在正规住院治疗后患者能服药的情况下定期门诊(1-3个月)服药维持治疗,就能达到减少复发的显着疗效。
2、引发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2.1、生化因素:
调查显示,医生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检查时发现,其体内的中枢多巴胺系统发生病变和损伤。由此可以断定,精神分裂症与患者体内的某些生物化学物质的缺失有关。
2.2、个性因素:
调查显示,精神病患者中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属于性格内向、孤僻类型。平时不喜欢与人交流沟通、思想极端、敏感忧郁。
这种特殊的性格,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总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去思考和行为。久而久之,心理方面就发生着变化,很容易走到精神分裂的道路上来。
3、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与现实缺乏联系,存在幻觉、妄想和异常思维,社会功能明显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是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一,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将近1%。发病高峰年龄段集中在成年早期:男性为15~25岁,女性晚2~3岁。精神分裂症病人发展成物质依赖,尤其是尼古丁依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50%的病人曾试图自杀,约10%的病人最终死于自杀。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个体之间症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症状。
1、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而幻听最为常见。
2、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据估计,高达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如被监视、被排斥、担心被投药或被谋杀等,在妄想影响下患者会做出防御或攻击性行为,此外,被动体验在部分患者身上也较为突出,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产生影响。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同药物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一线治疗药物选用,副反应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5-羟色胺受体阻断作用,同时也阻断多巴胺受体,称为多巴胺/5-羟色胺拮抗剂。包括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帕利哌酮,氨磺必利。氯氮平因其副反应大,作为二线药物使用。
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二线治疗药物选用,主要作用机制是脑内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目前常用种类包括:氯丙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奋乃静,氟奋乃静,舒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