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精神分裂症前兆
1.1、类神经衰弱状态
头痛、失眠、多梦易醒、做事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遗精、月经紊乱、倦怠乏力。
1.2、性格改变
疑心重重,认为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见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甚至别人咳嗽也疑为是针对自己。
1.3、情绪反常
无故发笑,对亲人和朋友变得淡漠,疏远不理,即不关心别人,也不理会别人对他的关心,或无缘无故的紧张、焦虑、害怕。
2.1、身体症状。患者在出现精神病分裂症复发前,一般会有一些身体症状。原先能自觉服药的患者一旦不承认自己有病,甚至拒绝服药,要高度警惕疾病复发。如出现易激惹、冲动、蛮不讲理或敏感多疑、心神不宁、淡漠、孤僻、突然变得多话或对人过于热情等。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昏、无力、心慌、食欲不佳等,但这些主诉常变幻不定、模糊不清。睡眠是反映精神病病情的“晴雨表”,当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失眠或白天也过多卧床不起时,要高度警惕疾病复发。
2.2、对周围人的态度有变化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恢复期和缓解期,与家人、同事、朋友及其他与之有接触的人,相处得都比较融洽,谈吐自然,回答问题切题,让人感到与他交往没有隔阂。如果患者忽然变得孤僻、不合群、不与人交往、独处一隅、低头沉思,或者对人态度蛮横,脾气暴躁易怒,不愿和别人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则有犯病的可能。
2.3、表情变化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缓解期或恢复期,面部表情比较自然,眼神比较灵活,别人可以从其面部看到正常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而在即将犯病时,患者往往表现为目光呆滞、双眼发直等。
3.1、患者的主要表现是为狂燥不安、偏执、抑郁、恐惧焦虑、偏执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幻听幻觉、敏感多疑、强迫急躁、思维紊乱、胡言乱语、乱摔东西、冲动伤人、不能控制自己等。
3.2、不良暗示。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另外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偏执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比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进行交往;自认为一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麻烦;自己的病有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3.3、想入非非,遐想终日。妄想内容大多离奇古怪、荒诞无稽,比如无中生有地认为饭菜内有人放了毒药,偏执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认为别人咳嗽、吐痰、搔头等都是要对他采取某种行动的“特别信号”。有的感到自己的思想、行为、身体受到电波、仪器的控制等。
预防精神分裂的方法
1、积极培养自己乐观的性格吧,虽然性格一旦形成就是很难以改变的,但是只要有恒心,将良好的心态放入生活中,凡事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将可以大大减少疾病缠身的几率。
2、如处理人际关系,应以宽待人,做到互相理解,不去为生活和工作上的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这是防止人际关系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或从属关系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3、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难事,免得过度透支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不要太过于固执己见,这也是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关键所在。
精神分列症的恢复几率
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复发率达40.8%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慢性迁延性疾病。在我国,大约有10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 ,他们中的很多人正经受着病情反复发作的严峻挑战。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复发率是40.8%,有59.4%的患者出院后未能返回到工作或学习岗位 。”
高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主要难题和挑战,从急性期到维持期的持续有效治疗是降低复发的关键。北京回龙观医院吉中孚教授表示,“复发可导致大脑灰质的丢失,大脑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逐步恶化。临床表现为急性期治疗难度加大,患者很难恢复到复发前的功能水平。另一项研究表明,复发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后达到缓解所需的时间分别是47、76.5和13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