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老人精神分裂症症状

2019-06-07 17:09:47浏览:100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老人精神分裂症症状二、老年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三、老年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怎么办老人精神分裂症症状1、老人精

文章目录

一、老人精神分裂症症状二、老年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三、老年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怎么办

老人精神分裂症症状

1、老人精神分裂症症状: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而幻听最为常见。

2、老人精神分裂症症状: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是以思维联想过程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包括思维联想活动过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维联想连贯性及逻辑性等方面的障碍。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据估计,高达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如被监视、被排斥、担心被投药或被谋杀等,在妄想影响下患者会做出防御或攻击性行为,此外,被动体验在部分患者身上也较为突出,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产生影响。

3、老人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

首先,老年病人的幻觉多数为假性幻觉,其内容多是听觉上的。

其次,妄想中虽然同样是关系妄想、被害妄想、中毒妄想等,但具体妄想对象则多为儿子、儿媳或其他亲属及左邻右舍,与经济、财产有关的问题在妄想中占多数。

第三,幻觉体验与妄想症状密切关联,且其内容多与患者情感状态和环境条件有关。

第四,幻觉、妄想症状表面上类似于青壮年的分裂症状,但老年人的表情、态度比较自然,与别人接触和沟通较好,分裂症患者所特有的非现实感及孤独感也不明显。

老年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

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证明,精神分裂症属于多基因遗传的复杂性疾病,其遗传度为60%~80%。因此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最可能的一种素质因素。

2、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在病因中起重要作用外,环境中的心理应激和躯体疾病的影响,一直是本病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许多材料说明,精神分裂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但迄今为止还未能发现能决定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因素。

3、神经发育研究

多年来对精神分裂症有着这样的假设,即该病是由于成年早期发生了脑部的病理学改变。这一假说得到Kraepelin的早老性痴呆概念和疾病临床衰退病程的支持。从这一概念设想,大多数的患者在其成年早期发生疾病之前,脑部是相对正常的,而由疾病引起任何脑部的病理改变,会因疾病的进展而变得更明显。这一概念模式与多数已知的发生于成人脑功能障碍相符合,包括代谢性或感染性脑病(遗传性或散发性的)及退行性疾病。

老年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怎么办

老年人患上了精神分裂后,一定要积极进行康复活动。老年患者往往因种种原因而缺乏积极求治的愿望,家属应鼓励患者参加康复活动和锻炼,帮助患者认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为患者选择合适训练项目,务使患者在活动中得到愉快和满足。

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合理膳食也是怎样治老年精神分裂症的重点问题之一。加强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低盐、多纤维素,多吃蔬菜和水果,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勿盲目服用各类“营养剂”及“补品”。

注意训练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着躯体生理功能的变化,精神活动也会有相应的改变,表现为易疲劳、耐受性减退,故在康复训练中应防止负担过重,以免影响健康和康复。

有一些兴趣爱好对治疗也会有帮助。老年精神分裂症治疗还需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如垂钓、养花、养鸟、打牌、观看电影或戏剧,欣赏音乐、阅读、写字、绘画等。兴趣与爱好不仅可丰富生活内容,增加信心,而且对大脑是一种积极的休整,并可协调、平衡神经系统的活动,延迟和减缓衰老过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上一篇:

精神分裂症有救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