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什么叫精神分裂症
1、精神分裂症的介绍
精神分裂是一种持续性,而且发展比较慢的精神性疾病,也是众多精神疾病中最为厉害的一种,专家都说,这种疾病对于病人的身心伤害是极其严重,而且导致出现这种疾病的原因也有很多。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2、精神分裂症的预防
精神分裂症发病病因和机理尚未明了,本病的预防主要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复发和防止发展精神残疾。不良的社会应激因素可以诱发本病发病和复发,应注意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适应能力。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对防止复发和再住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定期复查,坚持服用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注意社会功能锻炼,防止功能衰退和精神残疾。由于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的治疗,患者和家属需要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能,尽可能长期维持病情稳定。
对于存在高危症状群的人群,对症状进行规律监测,对遇到的心理社会问题给予帮助。
有研究资料显示,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时不良应激,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影响。因此,注意母孕期和围产期的医学保健,注意婴幼儿心理健康发育。
3、精神分裂症的护理
避免暴晒: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对阳光过敏,引起光敏性皮炎,身体的暴露部位会发红、发痒,因此平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
避免诱发因素:精神病患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患病的诱发因素,以防病情复发。
注意事项:精神病人千万不能练气功,否则会加重病情。也不能喝酒、抽烟和看惊险电影,这些都会加重患者的精神刺激。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思维联想障碍: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且本病具有特征性的障碍。交谈时可表现对问题的回答不切题,对事物叙述不中肯,使人感到不易理解,称为“思维松弛”。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即“破裂性思维”,甚至个别语句之间也缺乏联系,称“词的杂拌”。
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病人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减少。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情感日益淡漠,甚至对使人莫大痛苦的事情,也表现惊人的平淡,最后病人可丧失与周围环境的任何情感联系。
意志活动障碍:病人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变得孤僻、被动、退缩,即意志活动减退。病人对生活、学习及劳动的要求减低,表现为不主动与人交往,无故旷课或旷工等。严重时行为极端被动,对生活的基本要求亦如此。病人不注意清洁卫生,长期不洗澡,不梳头,生活懒散,终日无所事事,呆坐或卧床。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自我反省: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认知焦虑要比药物抗焦虑更重要,因为药物只能抗焦虑缓和焦虑感觉,并不能从根本上纠正焦虑情绪的产生,焦虑症者与人的遗传岳脑信息有关,当长期处于不安时就会神经衰弱精神免疫阀值下降,人的岳脑不良信息就会干扰正常的思维、意识、行为,而反复出现焦虑情绪和强迫思维或行为。根治焦虑症一定要进行心理分析,首先要从化解过去的旧痕迹开始,同时要提升人格才能纠正过去的不良的痕迹意识,使之增强现在的心理素质和促进心理健康去弱化过去的不良心理。与此同时,要合理制定近期或远期目标,减轻心理负担,使得心理趋向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