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精神分裂症最佳治疗
1.1、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地控制急性和慢性精神症状,提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缓解率;缓解期内坚持维持治疗者多可避免复发;在防止精神衰退治疗中常发挥出积极作用,目前已有40余种抗精神病药物。
1.2、精神治疗
是指广义的精神治疗,那种纯精神分析治疗不适用于本症。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该法有利于提高和巩固疗效,适用于妄想型和精神因素明显的恢复期患者,行为治疗有利于慢性期患者的管理与康复。
1.3、电抽搐治疗
电抽搐治疗对紧张性兴奋和木僵、兴奋躁动、伤人、自伤和消极情绪严重者的疗效显着。症状控制后应配合精神药物治疗。
1.4、精神外科治疗
是一种破坏性治疗措施,适应症应从严掌握,仅作为应用其它方法久治无效,危及社会和周围人安全的慢性维治患者的最后的治疗手段。
多认为癫狂多为痰邪作祟或者五脏的阴阳失调为主,利用化痰理气、疏肝解郁、补益心肾,开窍醒神、等疗法调理内脏、疏通经络、排除病历产物,而使患者最终达到痊愈的疗效。
2.1、痰火扰心
治宜涤痰清热宁神,方剂可用温胆汤加减。药味包括半夏、陈皮、枳实、竹茹、茯苓、甘草,生姜等。若痰火壅盛而无苔黄腻甚者,可加青礞石、大黄、黄芩、芒硝,以逐痰泻火。
2.2、肝脾不和
治宜疏肝健脾安神,方剂采用逍遥散加减。药味有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等。着化热,可加栀子、竹茹;祛痰可加半夏、陈皮、菖蒲、枳实、郁金;化瘀可加桃红、丹参、川芎、红花、牛膝。
2.3、肾气不足
治宜补肾填精养神,方剂可用肾气丸加减。药味如熟地、山萸肉、山药、云苓、丹皮、制附子、肉桂、杜仲、黄精、桂圆肉,鹿角胶等。阴虚者,则去鹿角胶、附子而加玄参、牛膝;兼血瘀者,加丹参、桃仁。
3.1、瓜蒌制南星
舒肝解郁,清心化痰。主治精神分裂症,烦躁不安,多语善疑,或哭笑无常,夜不安寐,或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瓜蒌30~60克,制南星10克,姜半夏10克,黄连6~10克,桅子15克,枳实15克,竹沥10毫升(兑人),橘红10克,柴胡10克,大黄10克,菖蒲10克,郁金12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3.2、太子参当归
清神解毒,活血化痰。主治精神分裂症。
太子参、当归、磁石、青礞石、生龙、牡砺、茯神各20~30克,生赭石20~60克,生铁落20~40克,黄连、黄芪、沉香、远志、制胆星、石菖蒲、莪术各6~10克,粉甘草、芒硝各6~15克,廑虫3~6克,琥珀末1~2克。
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2周为1个疗程。
3.3、柴胡黄芩
益阴潜阳,镇静安神。主治精神分裂症。
柴胡9~12克,黄芩6~9克,桂枝5~8克,茯苓、党参、生姜各10克,龙骨,牡砺、半夏各12克,大黄、菖蒲、远志各6克,大枣6枚。
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
针对病人伤害他人行为的护理问题,采取限制病人活动范围。根据症状轻重分别隔离于兴奋室,设专人巡视护理等措施。同时帮助病人建立社会中能接受的行为模式,指导病人了解自己出现的病态思维,学会控制情绪的变化。
针对病人不安心住院逃离医院行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交班。平时要加强巡视,病人活动范围要在护士视线范围之内,同时要经常与病人沟通。
严格检查病人携带的物品,严禁锐器、刀片、铁丝、钱币等带入病房。
仔细观察病人幻听的种类、内容,及时疏导病人因幻觉引起的情绪变化,阻止病人在幻觉支配下产生相应的行为。
护理中要关心病人,根据病情制定生活计划,安置病人住大房间,指导病人学会关心他人,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方法,鼓励并要求病人参加集体活动,逐渐恢复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消除紧张、疑虑。
精神分裂症如何饮食
1、精神分裂症应该控制高热量饮食。精神分裂症病人习惯于高热量饮食。
2、木僵、违拗者应劝食,必要时给鼻饲流食,如奶类、豆浆、稀饭、果汁、菜汁等。并在床头备好适量饭菜,以备无人在场时,起床食用。
3、饮食应注意烹调方法,色、香、味、形,以增进食欲。
4、被害妄想拒食者,除劝食外,应提供密闭包装食品,有条件的可让家属提供符合口味的饮食。但应按医嘱调配,达到合理供应。
5、抗精神病药物大都通过改善病情,而增进食欲。有的病人不知饥饱,一次进食量较多,因此,饮食应定时、定量,按食谱供应。
6、多食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