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蔫”主要形容植物失水萎缩,而用于人,则形容人精神不振。从小到老,每个人都有过打蔫的现象,但通过及时的补救和身体的自愈能力,我们会慢慢度过“打蔫”期,重振精神,恢复活力。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防御和保护能力减弱,机体反应减慢,导致老年人在一些疾病的表现上比较隐匿,表现为“打蔫”现象,往往被我们忽视。那什么疾病导致的“打蔫”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呢?
老年性肺炎是其中之一,这是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由于老年人全身反应能力差,发病比较隐蔽,一般没有发热、咳嗽、胸痛、畏寒等肺炎的主要症状,而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乏力、神志淡漠等不典型的“打蔫”现象,需要引起家属的重视。
对此,预防应放于首位。首先,冬春季是老年肺炎发病率最高的季节,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营养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利痰液稀释排出,不吸烟、不酗酒。此外,老年人应适量、合理地锻炼身体,使机体逐渐适应天气冷热变化,增强身体抵抗力。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抗感染治疗,防止肺炎发生。对于患慢性病,尤其是合并呼吸道疾病的老人,要积极治疗,可定期注射肺炎疫苗。
如果老年人几周或者更长时间精神不振,而且明显体弱,那就得特别注意,查查是否贫血,老年人贫血发生较为缓慢、隐匿,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纠正贫血亦有助于慢性病的稳定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