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中耳炎散的说明书
1、中耳炎散的说明书
中耳炎散是治疗中耳炎的古方,并且对于治疗中耳炎效果显着。主要成分是乳香、没药、冰片、甘草。
2、中耳炎散的中医治疗解析
中医认为,耳部疾病是由于致病邪毒侵犯,使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失调,从而发生病理变化,具体到中耳炎,即为肝胆湿热、邪气盛行所致。当机体正气旺盛,邪气便不易侵犯而发生病,故《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正气虚,邪气乘虚而入,才会发生疾病,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中耳炎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反映,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在耳病中,致病之外邪多见于风、热、湿邪;脏腑功能失调,多为肝、肾、心、脾等。于是,中医治疗中耳炎疾病,寻其病机根源,一方面要补益正气、驱除邪毒,另一方面则需活血行气、宣通脏腑,调理机体阴阳平衡,彻底解除致病隐患。
3、中耳炎散中药成分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常与乳香相须为用,区别在于乳香偏于行气、伸筋,治疗痹证多用。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治疗血瘀气滞较重之症多用。
中耳炎散的疗效
1、纯中药制剂用药精准、疗效显着。中耳炎散由乳香、没药、甘草、冰片四味药物组成,以调和气血、益气复脉之理治疗中耳炎疾病,选药精细、配伍精当,效果十分显着,自古以来传统中医以其治愈中耳炎疾病无数例,帮助众多患者摆脱了耳病烦恼,即为其用药合理之功。
2、轻松治疗中耳炎,铲除疾病大隐患。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虽然让人很烦恼,但更加令中耳炎患者担心的,则是其一系列潜在的并发症,中耳炎并发症一旦出现,病情往往较重,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中耳炎散中医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对于疾病治疗需尽早为妙,以免贻误病机。
3、精选名贵药材、调气开郁,疗效更彻底。肾窍於耳,所以聪听,实因水生於金。说肺主气,一身之气贯於耳,故能为听。故凡治耳疾,必先调气开郁。
中耳炎散的副作用
中耳炎散的成分都是中药成分,基本上没有副作用。只不过对于某些中耳炎,在使用的同时,会凝结结痂,影响中耳引流,甚至会导致颅内感染,所以现在很少会使用中耳炎散了。而中耳炎的传统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通过抗菌、排脓、消肿以达到缩小穿孔的目的,但是单纯药物治疗很难实现穿孔的愈合,很容易会导致复发。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对于治疗中耳炎也是很重要的。妈妈们应该要注意不要让孩子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分;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质,减少感冒;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中耳炎的症状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