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女性养生:巧用中成药治痛经

2018-12-09 19:19:08浏览:75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等症,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等症,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临床观察发现,痛经以气滞血淤居多,而许多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成药治疗痛经有很好的效果,操作简便,可以在家自己治疗。   中成药治疗方   益母草膏 每次10毫升,加枸杞子10克,温开水适量冲服,每日2次。可活血化瘀,补益肝肾,适用于痛经。   妇科白凤口服液 口服每次10ml,每日2次。可补气养血,用于妇女体弱血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肝郁调经膏 口服每次20~40克,每日2次。可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养血调经,用于肝郁所致的月经失调、痛经、乳房胀痛、不孕等症。   痛经宁糖浆 口服每次25ml,每日2次,空腹时温服,于经前七天开始服用,连续10天。可调经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前、行经期腹痛。   痛经口服液 口服每次10~20ml,每日2~3次。可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痛经症的经前、经期腹部胀痛或痉挛性疼痛,以及经期伴头痛。   中成药外治方   云南白药类 云南白药粉剂或胶囊剂适量,取出后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并可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一换,连续3~5天。或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腹内时,疼痛即止。可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麝香风湿油 取本品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腹内时,疼痛即止。可活血止痛。   中华跌打丸 每于经前3~5天,取本品1~2粒,研为细末,加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可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七厘散 将本品适量撒在关元穴上,外用香桂活血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活血通络,祛淤止痛。   清凉油 取本品适量,外搽肚脐处,每日2~3次,连续2~3天。可清热凉血,活血通络。   复方丹参类 取复方丹参液2~3支,用棉球浸湿后置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5~7天。可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三七片 取本品3片口服,再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清水适量调匀,置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初春警惕脑卒中 抓紧黄金3小时

上一篇:

养成7大好习惯可远离不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