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崩漏带下是怎么回事
1、崩漏带下是怎么回事
妇女不在行经的期间,阴道大量的出血为崩;或者持续出血,淋漓不断为漏。故《济生方》谓:“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妇女阴道内流出一种粘腻或者稀薄的液体,绵绵不断如带的,为崩漏带下。至于妇女在生理发育的时期,在经期前后,或者妊娠初期,阴道亦可以排少量分泌物,无色透明,常感湿润,属于生理现象,不为带下。
崩漏带下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冲任损伤,脏腑虚损,不能固摄所致。带下多属湿证,而以带名者,因为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2、崩漏带下病机
脾虚:素体脾虚,或劳倦思虑、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虚血失统摄,甚则需而下陷,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发为崩漏。
肾虚:先天肾气不足,或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久病大病穷必及肾,或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肾气虚则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
血热: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七情内伤,肝郁化热,或内蕴湿热之邪,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发为崩漏。
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灼热、寒凝、虚滞致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而合阴阳,内生瘀血、或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瘀。瘀阻冲任、子宫,血不归经而妄行,遂成崩漏。
3、崩漏带下怎么鉴别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月经延长月经先期是周期缩短,月经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是行经时间长。这种周期、经期、经量的各自改变与崩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同时严重失调易混淆,但上述之病各自有一定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可作鉴别。
月经先后无定期主要是周期或先后,即提前或退后7天以上2周以内,经期、经量基本正常。
经间期出血崩漏与经间期出血都是非时而下,但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的中间,颇有规律,且出血时间为2-3天,不超过7天左右自然停止。而崩漏是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出血不止。
崩漏带下食疗方
玉竹童子鸡
原料:童子鸡1只,玉竹5克。
配料:味精、盐各3克。
做法:童子鸡宰杀后,除去脚爪、尾臊和内脏,抽去头颈骨(留皮)。光鸡用沸水飞水后,洗净其血秽,将其腹部向上,放入炖盅。加入味精、盐,加入适量冷开水,隔水炖至八成熟时,再投入玉竹,继续炖至鸡肉酥烂为止。食用前除去玉竹。
特点:汤色银白,味道鲜清。
功效:童子鸡味甘,性温;玉竹味甘,性微寒。二者相互配合,能清肺阴,除肺燥,祛痰咳,消虚渴,有固精益气、生津止渴之功效,对肺热燥咳、胃热烦渴、体虚纳少、泄泻水肿、崩漏带下、产后乳少等症状均有疗效。
其他相关食疗方:治贫血、崩漏、月经过多:黑木耳20克,红枣30枚,红糖20克,煮熟服食,每日1次。向日葵蒂盘一个,焙成炭研末,黄酒送服3克,一日三次,治崩漏,产后血晕。
崩漏如何预防
注意身体保健。
要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在生活上劳逸结线路,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这对功血崩漏的防治很有效。
应用药物进行止血。
药物止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子宫内膜脱落干净,可注射黄体酮;一种是使子宫内膜生长,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再用些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芳酸和止血敏等,一般都可以达到治疗功血崩漏的目的。
恢复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
一般连续服用已烯雌酚等药物,每天0.5-1克,连用20天,用药最后5天增加注射黄体酮每天20毫克。一般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合理治疗,可以很快痊愈。对于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排卵前期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望调节月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