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宝宝几个月开始学爬
1、大多数宝宝在6~10个月之间学会爬行。
2、不过,这个时期,你的宝宝也许还会采用其他活动方式,比如:蹭着屁股挪动(一只手撑在身体后面,一只脚放在身体前面,屁股蹭地四处挪)、腹部贴地匍匐前进或翻身滚动。也有些宝宝会完全跳过学习爬行的阶段,直接学习扶着东西站起来、站立和行走。
3、到了七八个月时,宝宝就会爬了。在真正会爬时,宝宝是用手和膝盖爬行,头颈抬起,胸腹部离开床面。
4、在宝宝九个月大的时候,身体才能慢慢的离开地面,双手前后交替,开始顺利的往前爬行。这时候,父母应一定要将爬行的环境准备完善,爬行的地方必须软硬适中,磨擦力不可过大或过小,可以在地板上放置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图片、软垫或巧拼地板,给宝宝营造安全充分的爬行环境。
5、宝宝一岁之后,爸爸妈妈应继续对他进行爬行训练,利用各种条件让宝宝练习爬,可以让他爬上床,也可以让他在床上爬。当宝宝努力爬到“终点”时,父母也别忘了及时的给予鼓励。
6、爬对宝宝来说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动作,既能锻炼宝宝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协调能力,又能增强小脑的平衡感,对宝宝日后学习语言和阅读有良好的影响,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帮助宝宝完成爬行动作。
宝宝学爬过程中会遇到什么状况
宝宝的爬行动作通常在6~10个月开始变得纯熟。但我们会发现,宝宝并非一开始就以标准的经典动作爬行(双手双膝支撑往前爬),他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
1、向后退
向后退是最初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爬”,由于宝宝手臂肌肉比腿部发育更好,他可能会推着自己一路倒退,而不是向前。年糕刚开始学爬的时候,总是能这样一路倒退着下比较矮的床……后来我干脆就让他在地垫上爬,爱怎么倒就怎么倒吧,最多退到地板上咯。
2、肚子贴地爬
很容易发生在胖乎乎的宝宝身上,因为肚子部分太大啦!所以虽然宝宝努力挥动着双臂和双腿,但依然跟翻不了身的乌龟一样,被定在了肚子这个点上。好不容易膝盖开始发挥作用,双臂也能撑着往前了,肚子还是不能离地,就贴着地面前进了。
3、匍匐前进
有时候宝宝还没有学会协调每一侧的身体,但他已经找到了手臂和腿同时用力来移动自己的窍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宝宝用单侧的手臂和膝盖来移动自己,就好像是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的战士一样。
4、翻滚着前进
翻身技能娴熟的宝宝可能会用“翻滚”来移动自己,左翻翻,右翻翻,这样也能前进。此外,宝宝总是能找到方法来移动自己(甚至不是用爬的),比如一屁股坐在地上然后向前蹭啦,或者是以半坐的状态拖着一条腿向前“边坐边爬”啦。只要能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宝宝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呢!
宝宝究竟选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来移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宝宝正在努力实现独立运动。少数宝宝会跳过“爬”而直接学走,神奇的是他们往往走得还挺好的,虽然这并非是值得沾沾自喜的事情,但也无伤大雅。
鼓励宝宝爬行需掌握方法
1、家长有意引导
宝宝出生3个月后,头逐渐可以直立,家长可以经常让孩子趴着玩,每次3-5分钟,随着月龄增长,循序渐进。如果宝宝不喜欢爬,家长可以在游戏中帮助宝宝练习爬行,最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爬。7-9个月是孩子模仿能力形成期,训练孩子爬行时,家长需先做示范,例如追逐滚动的球,拿到后放在孩子面前,让宝宝模仿着爬。
2、借助外在工具
家长可以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圆状,让宝宝趴在席子上,将席子一边压在身下。妈妈推动席子,让宝宝随着席子的展开而朝前爬。另外,让宝宝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妈妈推动宝宝左手、右脚,前进一步后,换推动宝宝右手、左脚,轮流进行。家长还可以在目的地摆放宝宝喜欢的玩具或食物,引导宝宝努力往前,并要多给宝宝鼓励。
3、增加亲子互动
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增加亲子互动来鼓励宝宝爬行。让爸爸躺在床上,宝宝趴在一侧,妈妈在另一侧,这时妈妈可以牵住宝宝的右手,辅助推动宝宝左腿,反之亦然。这个游戏能够促使宝宝从自己的一侧爬到妈妈这一侧。这个互动游戏不仅能练习宝宝爬行、增强宝宝排除困难的能力,还能增加亲子间的交流互动,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