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宝宝生病的征兆和症状食疗方

2019-06-25 19:32:58浏览:9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导读:新生宝宝是每个家庭的期待,宝宝生病是每一个妈妈都不愿看到的,但是宝宝抵抗力低,生病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妈妈们要
养生导读:新生宝宝是每个家庭的期待,宝宝生病是每一个妈妈都不愿看到的,但是宝宝抵抗力低,生病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妈妈们要学会判断宝宝是否是有生病的迹象了,而宝宝在生病前也是有征兆出现的,妈妈可根据征兆来做好预防保健护理工作。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食疗偏方,既能治病还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孩子也容易接受。

一、生病的征兆。

1、舌苔白又厚、腹中积食多。

正常时婴幼儿舌苔薄白清透,呈淡红色。若舌苔白而厚,呼出气有酸腐味,一般是腹内有湿浊内停、或胃有宿食不化,此时要着眼消食化滞,可使用小儿化食丹、小儿百寿丹、消积丸等药,以促进婴幼儿消化。

2、口鼻干又红、肺胃热相逢。

若宝宝口鼻干燥发热,口唇鼻孔干红,鼻中有黄涕,表明宝宝肺、胃燥热,需要让宝宝多饮水、避风寒,以免宝宝发生高热、咳嗽。


3、食欲不振。

如果宝宝饮食过量,或者吃了生冷的、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容易引起宝宝肚胀不舒服、饮食不畅,导致食欲不振,在睡眠中常常翻动不安、磨牙。

4、手足心热,常有病痛。

正常婴幼儿手心脚心温和柔软、不凉不热,若手心脚心发热,往往是要发病的征兆,这时要注意宝宝的精神状况和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穿着。

二、宝宝症状食疗方。

体虚:

1、山药生姜大枣粥。

取山药30克,大枣10克,生姜5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有健脾开胃。

2、黄芪生姜羊肉粥。

取黄芪30克,生姜10克,生羊肉200克,粳米60克。先将黄芪煮30分钟,去渣留汁,加入羊肉、生姜、黄酒,炖至肉烂,再加入少许盐及粳米,煮成粥食用,有补气温阳作用,适用于平时手足冷的气虚宝宝。


3、胡桃肉杞子鸡汤。

取胡桃肉30克,枸杞子20克,鸡肉300克,红枣30克,加生姜、黄洒、食盐少许,煲汤食用。有补肾助生长作用,适用于肾虚宝宝。

4、黄精龙眼肉猪肝汤。

取黄精30克,龙眼肉50克,猪肝250克,加生姜、酒、食盐少许,煲汤食用。有补气血作用,适用于贫血宝宝。

冬季体虚的宝宝往往很容易受各种疾病的侵袭,那么适当的利用饮食调节体虚宝宝就显得有其有意义,这也是避免冬季疾病侵袭宝宝的关键点。因此,建议妈妈们平时多注意利用饮食帮助宝宝调理身体,特别是有较明显的不良症状出现时。

感冒:

1、葱醋粥。

取葱白20根,洗净后,切成小段。取大米50克,淘洗后放入锅内,加水煮沸后放入葱段,煮成粥。加入香醋5毫升,稍搅可服。此粥有发汗解表作用。适合宝宝受寒后发热、流清涕、鼻塞等风寒感冒。

2、葛根粥。

取葛根15克,银花10克,生姜5克,加水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大米50克,煮粥,服时加少许白糖。有清热祛风作用。适用于发热、头痛、呕吐、咽喉红肿等风热感冒。


厌食:

1、山药小米粥。

取山药80克,切成小块。小米50克,洗净后与山药熬成粥,加少量糖服用。有调补脾胃作用。适用于宝宝面黄肌瘦、食欲不振。

2、白萝卜粥。

取白萝卜一个,切片,大米50克,洗净。白萝卜先煮20分钟,加米同煮。熬成粥后,加红糖适量,服用。有健胃理气作用。适用于宝宝消化不良,腹胀嗳气。

哮喘:

1、柚子鸡。

小公鸡一只,宰后洗净切碎。青柚子一只,切开盖顶,去瓤。将鸡块塞入柚内,加少许酒及盐,盖上顶盖,放碗中隔水蒸约3小时,吃鸡喝汤。有健脾防喘作用。适用于久喘体弱宝宝。

2、川贝蜜瓜。

西瓜一只,切蒂作盖,挖去少许瓤。加川贝粉3克,蜂蜜50克,冰糖50克,加盖,置于大碗内,隔水蒸约一小时。吃瓜内汁液。有清热、化痰、定喘作用。适用于咳喘、口渴、便秘、痰稠的宝宝。


遗尿:

1、白果肾粥。

取猪肾或羊肾一对,洗净切碎,加酒及盐少许调和,白果15克,大米50克。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熬粥服用。有补肾固涩作用。适用于肾虚、体弱,3岁以上宝宝。

2、菟石补肾粥。

取菟丝子、石菖蒲、补骨脂各10克,煎20分钟,去渣留汁,加大米50克,熬粥服用。有补肾开窍止遗作用。适用于遗尿频频,入睡不易唤醒的宝宝。

饮食方式治疗各种小疾病,既可以缓解宝宝疾病,还能避免药物副作用,可以说是治疗疾病的方法中最为温和的一种。但父母们注意了,饮食可以治疗小疾病,但毕竟药物治疗是最见效的,对于比较严重的状况记得就医,千万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11款养生粥可帮宝宝预防疾病

上一篇:

几个月婴儿辅食食谱推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