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夏季是小儿腹泻发生的高峰时期,宝宝腹泻可不能小看,不及时治疗容易危及宝宝健康。最好的治疗是预防,那么夏季如何预防小儿腹泻呢?妈妈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能减少宝宝患上腹泻的几率!
夏季如何预防小儿腹泻?
相关数据显示,腹泻占宝宝易患疾病的50%左右,仅次于呼吸道疾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腹泻导致的身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或其他并发症就可能严重危及到宝宝的健康和生命。
宝宝腹泻其实是很比较容易预防的疾病,专家建议避免或减少宝宝腹泻,应该定期对宝宝的奶具、毛巾、汤勺、玩具等进行消毒;父母回家后,先别急着与宝宝亲密接触,应先洗手或洗澡,避免把细菌带给宝宝。注意食物不受污染,春夏季细菌感染多一些,秋冬季则病毒感染多一些,家长要保持食物清洁,以免细菌或病毒有机可乘。
1、冰箱食物别久存
看似卫生的冰箱其实很容易“藏污纳垢”,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家长千万不能把冰箱当成“储物箱”。此外,家用饮水机也有可能滋生细菌,最好定期清洗。同时要注意房间通风换气,并尽量减少孩子与外界公共场合的接触。
2、避免着凉
着凉也会引起腹泻。宝宝一贪凉,小肚子就很容易“吃苦头”。夏季,妈妈们也要特别注意孩子腹部的保暖,一般在空调房中,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8℃左右。另外一些家庭中,夏季为了防止孩子“空调病”,多采取风扇等方式为孩子降温,其中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凉爽,便在睡前给孩子脱掉衣物“裸睡”。但即使在不开空调的房间,“裸睡”也很容易引起宝宝腹部着凉。正确的做法是,在睡觉时给孩子盖一层较薄的毛巾被,特别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3、奶粉品牌要固定
固定的饮食规律对于宝宝的胃肠健康极为重要。由于1~2岁的宝宝消化器官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再加上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饮食稍有改变或者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引起腹泻。专家建议,妈妈们平时要培养宝宝规律的饮食习惯。而对于奶粉喂养问题,相关的母婴专家则表示,并不赞同频繁更换奶粉品牌。这也意味着,固定奶粉品牌喂养,对于宝宝的胃肠健康更好。
4、口水巾、毛巾及时洗
口水巾和毛巾是宝宝日常接触最多的用品,也是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危险品”。一定要勤换洗、勤杀菌,清洗时尽量手洗,仔细揉搓,在阳光下暴晒消毒,或用熨斗高温消毒。
5、婴儿奶具要消毒
喂养中的污染是导致宝宝腹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婴儿奶具的卫生也更为重要。对于宝宝们来说,其本身免疫力比较低,胃肠道也是如此,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能引起腹泻。比如,有的粗心宝妈在给宝宝冲调奶粉时忘记洗手、忘记给奶瓶消毒、甚至“细心”地亲自尝一口奶的热度再去喂宝宝,这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就在这些细节里,周围环境和大人身上所携带的细菌都极易造成奶粉的二次污染,从而引起宝宝腹泻。
6、儿童玩具及时洗
很多宝宝喜欢一边抓咬玩具,一边吃东西。它们不仅容易藏匿细菌,毛绒玩具还可能导致小儿哮喘。家长可以定期清洗玩具,把它们晒一晒或用热水烫一烫。但专家提醒,不要用消毒液过分消毒,这会导致有益于人体的细菌不能进入肠道,反而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
7、家居卫生要搞好
家居卫生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实际上,家居卫生若不及格,家中的奶粉也极容易被空气中携带的细菌二次污染,导致变质甚至生虫,从而引起宝宝腹泻。甚至于,很多粗心毛躁的妈妈们在给宝宝们冲奶粉时,经常忘了盖奶粉盖子,总是在给宝宝喂完奶后才恍然发现,原来奶粉罐还在空气里大咧咧地敞开着。这便给了空气中的细菌钻空子的时候。
8、亲吻孩子要适当
看着可爱的宝宝,大人时常忍不住要亲上几下,可这往往会将口中和身上的细菌带给孩子。因此,在接触孩子前,家长首先要注意好自身的清洁,可以洗洗手、刷刷牙、换身家居服等,不让宝宝受到细菌的包围。
9、宝宝体质要重视
排除外界因素,宝宝自身体质也是妈妈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首次使用奶粉引起宝宝腹泻的情况,在排除了卫生和换奶等外界因素之后,可以考虑是否宝宝体质所致。这个时候,专家建议妈妈们应该带宝宝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并遵医嘱使用特殊配方奶粉产品。另一方面,当宝宝存在其它方面的感染时,比如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也可能引起腹泻。这个时候,妈妈们应当及时送宝宝就医。
怎样判断宝宝患了腹泻?
医生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判断孩子是否出现腹泻:一个是大便的次数增加,另外一个是大便的形状。对于新生儿,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大便的次数5次以内为正常,如果是吃配方奶粉的,大便的次数3次以内为正常。另外,小儿的大便正常的形状为不成形,呈糊状,淡黄色。
医生特意指出,如果小孩的大便带血丝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那很可能是因为小孩的肠胃被细菌感染了,这时就要及时带小孩看医生了。对腹泻的患儿可给予母乳、牛奶、米粉、米汤、稀粥喂养,腹泻停止后可较快恢复原有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