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手足口病找上宝宝 预防的8要点要知道

2019-06-25 19:46:29浏览:92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导读:手足口病是夏季儿童高发的疾病,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讲卫生是关键,还要远离病毒源,少

养生导读:手足口病是夏季儿童高发的疾病,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讲卫生是关键,还要远离病毒源,少到公共场所。下面为您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8个要点,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一定要留意!

手足口病的感染人群仍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散居儿童居多。目前,患儿主要病征是手足出现皮疹,及咽喉部出现疱疹,为普通型手足口病较多。由于该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的特点,患者在早期不注意的话,很容易会导致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重症,甚至可致死亡。因此,医生提醒,家庭与学校做好疾病防御措施是相必要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并不可怕,家长不必惊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而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卫生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在每年5~8月份手足口病流行的高峰不宜带宝宝到人员聚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如:地下超市、菜市场、电影院、小批发市场以及商场等,避免宝宝接触患有手足口的病人。

1、勤洗手

讲卫生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在公共场合活动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以及饭前便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给孩子洗手,大人接触孩子及孩子用品前,也要清洗双手。定期给玩具、餐具、门把手等物品清洗消毒。尽量少带孩子去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

2、清新空气赶走病毒

在清新的空气中,病毒是很难在室内“逗留”或繁殖的。每天最少通风三次以上,每次不低于30分钟。

3、不喝生水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4、暴晒儿童用品

利用充足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病毒。宝宝的衣物、被褥适用此法。

5、少去公共场所

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其他患发热或者出疹性疾病的孩子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6、高温和沸水杀绝病毒

宝宝使用的餐具或奶瓶等每天高温消毒,用沸水煮15分钟以上,且不要和大人的餐具混放、共用。

7、多饮白开水

孩子注意要多饮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宝宝的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8、含氯消毒剂铲除病毒

手足口病病毒在配比合适的含氯消毒液中是难以存活的,可用此液浸泡宝宝的衣物、被褥、毛巾、玩具等。

专家表示,预防手足口病要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一旦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带病上学。

警惕5种前期症状

手足口病防治讲黄金72小时,所以对于家长而言早发现前兆病症也很重要。以下5种情况,家长要引起重视:

1、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烦躁、易激怒。除了一直想睡外,病童觉着意识模糊、眼神呆滞或疲倦无力,原来活泼的孩子会变得安静不想动,或安静乖巧的孩子突然哭闹不止。

2、持续高烧38.5℃以上。

3、肌抽跃,通常是在睡眠中时出现被惊吓或突然间全身肌肉收缩,随着病情变化严重时,在清醒时也会发现。另外,病童可能因肌抽跃症状而变得无法入眠。

4、持续呕吐。呕吐可为脑压上升的症状表现之一,呕吐次数越多越要注意,尤其是伴随嗜睡、活力下降或只有呕吐无腹痛、腹泻等肠胃炎症状时,需要特别注意。

5、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呼吸浅促、呼吸深大缓慢、呼吸暂停。孩子安静且体温正常时,心跳每分钟140次以上。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小孩健脾胃多喝九款养生粥

上一篇:

夏季带宝宝去游泳 几大要点要知道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