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儿颈部肿块怎么办

2019-06-25 20:55:52浏览:3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小儿颈部肿块怎么办二、脖子下面有肿块的原因三、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方法小儿颈部肿块怎么办1、小儿颈部肿块怎么办1

文章目录

一、小儿颈部肿块怎么办二、脖子下面有肿块的原因三、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方法

小儿颈部肿块怎么办

1、小儿颈部肿块怎么办

1.1、对于发病7天内且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的颈部肿块,较大可能是炎症,一般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药后就可消退。

1.2、如果颈部肿块已经出现7个月,并且不痛不痒,特别是直径大于1厘米的,则要高度警惕,一般属于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2、颈部肿块的临床表现

2.1、从年龄上来看,婴幼儿患者多为先天性肿块,如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囊性水瘤等;青少年患者多为炎性淋巴结肿大;青壮年和中年患者应警惕恶性肿瘤;老年者多为转移性恶性肿瘤。

2.2、从部位上来看,甲状舌骨囊肿和甲状腺肿物常位于颈部中线区域,鳃裂囊肿、涎腺肿物、颈部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常位于颈侧区域,淋巴管瘤、肺及消化道来源的转移癌常位于颈后区域。

2.3、从肿瘤的性质来说,颈部恶性肿瘤一般较硬,活动度差。颈部转移癌可出现多个肿块,压痛不十分明显。颈部良性肿物一般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活动度可。

3、小儿颈部肿块的症状体征

3.1、急、慢性颈淋巴结炎鼻、咽、喉、口腔等处有炎症时,可致颈部淋巴结肿大。急性淋巴结炎时,有红、肿、痛、热等急性炎症特点,起病快,常伴发热、局部压痛,抗炎治疗后肿块消退。颈淋巴结慢性炎症时,病程长,症状轻,常位于下颌下区,淋巴结较小,可活动,压痛不明显。

3.2、颈淋巴结核病变为原发性,或继发于肺、腹腔等处的结核病灶。病程较长。病情轻者,局部症状少,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常呈串状,质中等,可活动,无压痛。病情较重时,数个淋巴结可互相粘连成团。若淋巴结干酷样坏死,溃破后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3.3、艾滋病性颈淋巴结肿大为艾滋病前期临床表现之一。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犯颈淋巴结所致。病程较长,淋巴结逐渐增大,常伴有腹肌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乏力、白细胞减少等症。细针穿刺活检可协助诊断。

脖子下面有肿块的原因

颈部比较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脖子上出现了肿块,有些人在刚开始发现肿块的时候觉得没什么,认为这个肿块会自己消下去,但是往往这个肿块不但不会自己消下去反而会越来越大。

如果肿大的淋巴结硬度不大又伴有低烧,很可能是附近有炎症(感染),如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等;一般上火引起的颈部淋巴有肿块,或是咽炎、扁桃体炎等炎症,在炎症消除以后,颈部的肿胀会消失,这种的情况没有关系。如果肿大的淋巴结硬度较大,才考虑其他病变的情况。

发现颈部长肿块,不痛不痒,人们往往不予重视。只有当肿块出现一些伴随症状,如疼痛、红肿、瘙痒,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时,才会觉得应该去医院看一看。然而,这种“不痛不痒的疙瘩”,更应该引起我们警惕。无痛性肿块发生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无痛性肿块的特点是:生长迅速、质地坚硬、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无压痛。

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方法

1、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约0.5一1.0cm,质软。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2、淋巴结结核:多低热,肿大淋巴结质较硬(纤维化或钙化)、表面不光滑,质地不均匀(干酪样变),或因干酪样坏死而呈囊性,或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可破溃。常伴发肺结核。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3、结节病:多见于青少年及中年人,淋巴结多在2cm直径以内,质地一般较硬,不融合,不与皮肤粘连。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变,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可有乏力、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腹膜后疝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

五个月的宝宝能吃什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