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儿唐氏综合征是什么

2019-06-25 20:58:30浏览:4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 小儿唐氏综合征是什么二、引起小儿唐氏综合症的原因三、预防小儿唐氏综合症小儿唐氏综合征是什么1、小儿唐氏综合征

文章目录

一、 小儿唐氏综合征是什么二、引起小儿唐氏综合症的原因三、预防小儿唐氏综合症

小儿唐氏综合征是什么

1、小儿唐氏综合征是什么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2、小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1、患儿具明显的特殊面容体征,如眼距宽,鼻根低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有内眦赘皮,外耳小,舌胖,常伸出口外,流涎多。身材矮小,头围小于正常,头前、后径短,枕部平呈扁头。颈短、皮肤宽松。骨龄常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头发细软而较少。前囟闭合晚,顶枕中线可有第三囟门。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中节骨发育不良使小指向内弯曲,指骨短,手掌三叉点向远端移位,常见通贯掌纹、草鞋足,拇趾球部约半数患儿呈弓形皮纹。

2.2、常呈现嗜睡和喂养困难,其智能低下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智商25~50,动作发育和性发育都延迟。

2.3、男性唐氏婴儿长大至青春期,也不会有生育能力。而女性唐氏婴儿长大后有月经,并且有可能生育。

3、小儿唐氏综合征的的发病机制

三体型可起自父母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期21号染色体的不分离其发生机制系因亲代(多数为母方)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所致孕妇年龄越大唐氏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表1)在对正常二倍体父母屡生21-三体儿的家族研究中发现父母生殖细胞存在的嵌合21-三体细胞系及母源21号染色体的单亲二体也是发生21-三体的原因易位型可由父母之一为2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遗传而来除有染色体易位外双亲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大都正常产生唐氏综合征表型特征的21号染色体的关键部位是21q22.1~q22.2不包括这一区带的21部分三体均不呈现Down综合征。

引起小儿唐氏综合症的原因

1、21三体综合症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现象,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21三体综合症患病几率高低与人种,生活水准等没有直接联系,估计每660个新生儿就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使之成为最常见的染色体变异。

2、高龄初产妇会加剧婴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风险。在20到24岁之间,患病率为1/1490,到40岁为1/106,49岁为1/11。原因是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卵子形成过程中会引起染色体不分离现象的増加。但是,另一方面,大约80%的综合症患婴是35岁以下产妇所生。这与35岁以下妇女妊娠比例较高有关系。另外也有多余的染色体来自父亲一方的情况,父方起因和母方起因的比例为1:4。患病的潜在高风险家庭通常会被提议进行遗传学咨询和遗传测试例如“羊水诊断”等。

预防小儿唐氏综合症

1、遗传咨询

孕妇年龄愈大,风险率愈高。标准型唐氏综合征的再发风险率为1%。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如父方为DG易位,则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均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发现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罹患本病。

2、产前诊断

是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已有该病生育史的夫妇再次生育时应作产前诊断,即染色体核型分析,取样包括孕中期羊膜腔穿刺作羊水细胞、孕中期胚胎绒毛细胞和孕中期脐带血淋巴细胞等分析。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HCG、AFP测定有一定临床意义,因为它能够减少羊膜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的盲目性,提示高危孕妇群的存在,使这些孕妇得以作进一步的产前检查和咨询,最大限度地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小孩牙齿矫正几岁合适

上一篇:

小儿支原体肺炎怎么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