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新生儿要做什么检查
护士会用听诊器检查婴儿的心脏和肺部,给他测体温,并检查他是否有异常症状,如脊柱裂等。护士还会再次测量宝宝的身长、体重和头围,然后给他洗个温水澡。
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之内,儿科医生会对他进行检查。医生会把对宝宝的各种测量结果与你怀孕头几周内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它们是否吻合。接下来,医生会听宝宝的胸腔,检测心杂音;听听宝宝的肚子,检查肠功能是否正常;看看宝宝的脑袋上有没有鼓包(大多数情况下,鼓包是没有伤害的)。医生还要检查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医生还会检诸如颚裂、锁骨骨折(这种情况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通常能够自行恢复)、胎记、髋部脱臼等情况。然后,在征得你的同意之后,护士会给宝宝打第一次防疫针,也就是乙肝疫苗。
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新生儿体温在37-37.5℃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温会降低到36℃以下。
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允、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个月开始起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3.1、身体特征
刚出生的宝宝有着一个大脑袋,没有脖子,小短腿,大身子。事实上,他们看上去可能很像E.T.(外星人)。
3.2、皮肤特征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外观不尽相同,这与宝宝出生时的孕周有关。早产儿的皮肤较薄,看上去透明,可能还覆盖着一层细软的绒毛--胎毛。他们身上可能还有一层胎脂,这是一种白色的奶酪状物质。
3.3、头发特征
谈到头发会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按经验来说,宝宝刚出生时的头发与他长大后的头发并没有很大联系。
3.4、眼睛特征
几周或几个月后才会显露出眼睛的真正颜色。基本上,宝宝6-9个月时的眼睛颜色很可能就不再变化了。不过,还有些宝宝一开始眼睛是蓝色,几年后则可能变成绿色。
新生儿出生后如何护理
1、喂奶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喂母乳,从乳汁的生成和分泌过程看,一位健康的妈妈自然分娩后半小时内是完全可以喂奶的。
2、眼睛护理
眼睛的护理需要非常小心,孩子出生时容易携带致病菌,尤其是眼部容易发生结膜炎,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温开水清洗眼部,如果结膜比较红,可以用眼药水点眼,每天3次。
3、屁股护理
屁股的工作很频繁,如果不小心会引起尿布皮炎。在选择尿布时,应该分别选用布尿布和纸尿裤。一般来说,布尿布更贴身、透气,经济环保,晴好的白天与夏天使用起来很方便。
4、脐带护理
给新生宝宝洗完澡,要马上擦干肚脐。因为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轻易感染上细菌。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
新生儿出生后要注意什么
1、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