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春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一定要谨防食物中毒,了解食物中毒症状就显得很必要。你知道食物中毒症状有哪些吗?今天就给你介绍食物中毒的症状,当发现这些症状时,一定不要慌,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春季是易发生有毒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季节,其中毒蘑菇、未煮熟四季豆和豆浆等是春季最为常见的“罪魁祸首”,市民要注意甄别,避免食用。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食物中毒症状
食物中毒来势凶猛,时间集中,无传染性,夏秋季多发。群体食物中毒的表现是,在短时间内,吃这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可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当你是因为副溶血性孤菌食物中毒的时候,你会出现突发高烧、伴有呕吐、腹痛、腹泻的情况。这就是典型的食物中毒症状。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
当出现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时候,就会出现腹痛、呕吐、恶心的情况。如果你的呕吐情况特别严重的话,那么很可能是因为你吃到了被细菌污染的肉制品、剩饭、奶制品等等。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也叫肉毒中毒,这个时候在所有细菌中毒中,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它的表现症状有很多,比如头痛、头晕、呕吐、恶心。
具体的表现有:眼睑下垂、视力模糊、睁眼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严重时,会造成病人的死亡。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吃了被细菌感染的咸鱼、肉罐头、臭豆腐、豆酱、面酱引起的。
食物中毒,不是一件小事,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不要耽误了病情,以免出现更严重的伤害。了解一些饮食禁忌,不要吃剩饭,要注意饮食的健康和卫生,这些才能从根上解决食物中毒的问题。
春天警惕食物中毒症状
春季谨防食物中毒
1、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春季是细菌滋生活跃期,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提醒广大市民增强安全意识,外出就餐时,要选择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饭店,尽量选择煮熟煮透的食物,慎用生菜凉菜,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2、采购食品要新鲜,尽可能到大型商场超市选购食品。购买生肉时,要注意识别有无检疫部门的合格证和图章;选购大米、食用油、乳制品时,最好选择正规的、有良好信誉和知名度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并仔细查看产品的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企业名称和地址。
3、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予以保存,以备检验。在治疗急救病人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以备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查处食物中毒事件。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要防止食物中毒,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问题:
1、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外出不便洗手时一定要用酒精棉或消毒餐巾擦手。
2、餐具要卫生,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饭后将餐具洗干净存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内或纱布袋内。
3、饮食要卫生,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不要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剩饭菜食用前一定要热透。
4、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过生食的刀和案板一定不能再切熟食,摸过生肉的手一定要冼净再去拿熟肉,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对不熟悉的野生动物不要随意采捕食用,海蜇等产品宜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保存,食用前应冲洗干净。扁豆一定要焖熟后食用。
6、服用药品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服用,千万注意不要超剂量服用,以免造成药物中毒。药物同时服用要遵医嘱,避免混合产生副作用。敌敌畏杀虫剂和灭鼠药等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防止食物中毒有方法
误区:食物中毒赶紧催吐?
食入毒物后,人们觉得将毒物呕吐出来会减轻中毒程度,于是,不少人将手指、筷子、压舌板等塞进嘴里催吐。
正确急救方法:不要催吐或让患者喝任何东西,催吐可能造成患者咽喉更多的损伤或堵塞气道。如果患者吞咽了腐蚀性的东西,液体反流会进一步烧伤咽喉,导致疼痛和不适。应尽快拨打120,并立刻了解中毒者服用了什么东西及时间和数量,以备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这6类食物一不小心就中招
1、野生蕈
家庭食用野生蕈时不要采集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蕈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食用野生蕈不要混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加工时应先放在沸水中煮3至5分钟,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炒食。
2、野菜
春天是吃野菜的时令季节,但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公路两边生长的野菜,因遭受废水、汽车尾气等污染,易导致汞、铅等重金属含量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另外需注意公园会喷洒药物预防病虫害,使生长在其中的野菜受到污染。因此,采摘野菜最好到开阔的郊外,远离垃圾场和废弃的建筑工地。不要采摘、捡拾、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野菜。
食用野生蕈要小心
3、马铃薯
马铃薯在发芽或未成熟时,含有毒性物质龙葵素,摄入后易引起中毒。群众应注意把马铃薯贮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使用发芽的和青皮土豆制作菜肴;家庭食用青皮土豆时,应至少削去0.2厘米厚度的皮肉并制熟、煮透;烧煮时可加入少许醋,能够破坏毒素。
4、变黏的酸菜
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并具有致癌风险。各餐饮单位、集体(工地)食堂、熟食加工等单位严禁使用亚硝酸盐,要加强内部管理,从正规商场、超市购买食盐,并注意包装标识,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随着气温升高,腌制的酸菜、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已变黏的酸菜或咸菜,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
5、四季豆
春季恰逢新鲜的四季豆上市,丰富了百姓的餐桌,但四季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这些毒素需要加热到100℃一段时间后才能被破坏,所以加工四季豆要烧熟煮透,每一锅的量不应超过锅容量的一半,用油炒过后,加适量的水,加上锅盖焖10分钟左右,并用铲子不断地翻动四季豆,使它受热均匀。另外,还要注意不买、不吃老四季豆,把四季豆两头和豆荚摘掉,因为这些部位含毒素较多。学校、单位、建筑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和会议涉及集体用餐的,禁止加工食用四季豆。
四季豆要烧熟煮透
6、冷冻海鲜
春季是海产品的产出淡季,如冷冻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所含的蛋白质就会分解,并且产生胺类、可溶性毒蛋白、吲哚、恶臭素等有毒害的物质。而且这些有毒害的物质,加热煮、熬并不能彻底破坏其毒性。因此,春季应尽量选购离出厂日期最近的产品,变质的海产品切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