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网:喜欢户外的人很多,但是户外活动突发情况如何应对,大家都知道吗?下面养生之道网为您介绍户外活动突发情况如何应对,学一点急救措施吧。
1、扭伤
若遇手指扭伤,要立即停止活动,冷敷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胶布固定。
若是足踝扭伤,不要强迫活动,冷敷24小时后再热敷、按摩和涂药。
如果活动时足踝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可能是骨折,要马上到医院诊治。
2、中暑
酷暑下长时间徒步最易导致中暑,如果行走时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四肢无力,要尽快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敞开领口,挽高袖子,多次喝水或电解质饮料,服用防暑药。
①一旦发生中暑,立即让患者离开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之后松开所穿衣物,达到散热的目的。
②往患者手上涂抹风油精或者酒精等物品提神散热,如果没有这些物品可以用凉水浸过的毛巾放在头上,注意常常更换。
③让患者口服藿香正气液等解暑药,淡盐水也可以起到环节的作用,也可喂患者凉水、绿豆汤等等进行解暑。
3、缺水
驴友要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每次以100毫升为宜。因为口渴就一次性大量喝水,反而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身体的疲劳感。
每1000毫升饮用水中可加入盐4克、葡萄糖100克和橙汁150毫升,补充身体流失的养分。
找水源首选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区,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干涸河床沙石地带往往会挖到泉眼。
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水线以上挖坑,很可能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水浮在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上。
饮用凹地积水处的水时,必须做到先消毒、沉淀后煮沸饮用。
收集雨水:在地上挖个洞,铺上一层塑料,四周用粘土围住,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
凝结水:在一段树叶浓密的嫩枝上套一只塑料袋,叶面蒸腾作用会产生凝结水。
跟踪动物、鸟类、昆虫、或人类踪迹可以找到水源。
竹类等中空植物的节间常存有水,藤本植物往往有可饮用的汁液,棕榈类、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和茎干都含有丰富的水分。
在干旱沙漠地区利用下述方法能较好地收集到水:在相对潮湿的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部中央放一集水器,坑面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膜。光能升高坑内潮湿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蒸发产生水汽,水汽与塑料膜接触遇冷凝结成水珠,下滑至器皿中。
4、脚上起泡
很多驴友行到中途脚上起泡,最后一瘸一拐地勉强完成行程,其实做好防护措施完全能避免这种痛苦情况。长途徒步首先要保持脚的干燥,多带几双排汗袜,脚湿了就换一双。由于新鞋容易让脚感到不适,刺激水泡形成,最好穿旧鞋。如果徒步中感到脚底刺痛,请停下来检查,不管起没起泡,都用创可贴包一下。
如果户外脚上起泡了,不要轻易弄破或剪破,如这样处理受伤的嫩伤口会很疼严重的还会发炎。部队长途行军时,脚会经常磨出血泡、水泡。
具体的处理方法是:备一小瓶医用酒精,在酒精里泡一根穿好头发丝的缝衣针。脚磨出泡时,把穿有头发丝的针拿出来,穿透水(血)泡,把头发的一头留的泡的一边,针穿透泡后把头发的另一头留的泡的另一边,然后把头发两头拿起来,系成一个结。
这样泡里的(血)水就会顺着头发丝流出来而泡不破,如不用头发丝就要用粗一点的针,但也要消毒,否则针太细了,扎过的泡虽然水流出来了,但后来流出来的水还会积成水泡。把泡穿透后还可用创口贴消炎。
户外活动突发情况如何应对,以上就是养生之道网为您总结的内容,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