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夏季户外野游8大应急措施

2019-06-27 23:02:47浏览:29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之道网:夏季户外野游应急措施有哪些?即便是夏季,也有不少人热衷于户外野游,但夏季酷热,户外活动容易发生中暑或其他意外

养生之道网:夏季户外野游应急措施有哪些?即便是夏季,也有不少人热衷于户外野游,但夏季酷热,户外活动容易发生中暑或其他意外,那么夏季户外野游应急措施是怎样的呢?下面养生之道网为您介绍。

1、毒蛇咬伤

在野外如被毒蛇咬伤,患者会出现出血、局部红肿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几小时内就会死亡。这时要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止蛇毒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刀在伤口处划开一个长1厘米、深0.5厘米左右的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如口腔粘膜没有损伤,其消化液可起到中和作用,所以不必担心中毒。被昆虫叮咬或蜇伤时:用凉水冷敷,将刺拔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

2、骨折脱臼

用夹板固定后再用冰冷敷。从大树或岩石上摔下来伤到脊椎时,将患者放在平坦而坚固的担架上固定,不让身子晃动,然后送往医院。

3、食物中毒

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除会腹痛、腹泻外,还伴有发烧和衰弱等症状,应多喝些饮料或盐水,也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将食物吐出来。

4、野游迷路

可以找一棵树桩观察,年轮宽面是南方。

可以观察一棵树,其南侧的枝叶茂盛而北侧的则稀疏。

可以观察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

在岩石众多的地方,你也可以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观察,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可以利用手表来辨识方向:你所处的时间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数对准太阳,表盘上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5、遇上雷雨

不要在巨石下、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雷雨,电流从这些地方中通过时会产生电弧,击伤避雨者。

如果山洞很深,可以尽量躲在里面,不要躲在旷野中孤立的小屋内。

不要在雷雨中骑车或骑马,会引雷击身。

离开高地,不要在孤树下避雨。

远离金属物体。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很少会伤人。

如果在游泳或在小艇上,应马上上岸。即便是在大的船上,也应躲到甲板之下。

6、中暑治疗

夏季户外活动,阳光相当强烈,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会造成1~2度的灼伤,甚至中暑现象。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走海岸线和山脊上的防火带。参加一般的活动一定要带上太阳帽、墨镜、防晒霜、毛巾,穿长袖上衣,并带上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由于活动中为了防晒和防止身体被茅草、荆棘拉伤,活动中需要戴帽子、穿长衣长裤,但这样就带来了散热的问题。为帮助体温散发,在阳光下行走时,可以用水把帽子浸湿。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把帽子去掉。休息的时候,尽量把背包放下来,把上衣领口纽扣解开一些。休息的地点最好是太阳晒不到和通风的地方。

当出现中暑现象,必须马上处理。患者可能会因为意识模糊而无法合作,必须把患者扶到阴凉的地方,采用蒸汽冷却法,把水均匀地洒到患者的身上、头上,并不断吹风,(最好有冰块,用毛巾包起来放在头上、身上降温)。

等到身体温度恢复到正常体温,就不必再降温了。不过要继续观察患者的温度和身体状况,因为体温有可能会再度升高而需要再次实施降温。如果患者的呕吐反射能力和吞咽能力没有问题,可以给患者喝冰凉的流质物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7、出汗感冒

参加活动前,在背包里带上一套备换的贴身干衣服(特别是上衣)和一件外套,到了目的地以后,即刻把湿衣服换下来。活动途中休息的时候,在风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休息的时间较长,要及时穿上外套,否则风会把身体的热量大量带走,人的身体冷热交替,很容易引发疾病。

8、严重缺水

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几口,喝水的次数频繁一些,不要依赖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让水分均衡地补充。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但不是控制补充水分,如果水分大量流失得不到补充,严重的会引发肾衰竭。

以上就是养生之道网为您总结的夏季户外野游应急措施,供参考。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活动后身体8种不适怎么解决

上一篇:

做我爱的健身运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