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在沙漠中如何生存

2019-06-28 13:11:47浏览:59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沙漠求生是军队训练的常用手法,现在一些年轻人也将这个当作户外活动的锻炼。在沙漠中如何生存?在没有水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

沙漠求生是军队训练的常用手法,现在一些年轻人也将这个当作户外活动的锻炼。在沙漠中如何生存?在没有水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类如何在沙漠中生存呢?而为什么沙漠中也有不少的动物可以生存呢?

《军事气候学》指出:“沙漠主要特征是空气干燥,终年少雨或无雨,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可达50℃以上,地面最高温度可达60~80℃。”因此,沙漠生存的基本要求是:带足饮用水,学会找水的方法;夜行晓宿,切不可在烈日下行动;学会寻找食物的技能;掌握发出求救信号的方法等。

我国研究资料表明,我国西北沙漠在最炎热的夏季,如不带水在遮阴的地方休息,可生存3天,如果在太阳下行走,只能生存1~2天。夜间行走者无水行走距离不超过100km,而烈日下行走距离则更短。在气温较低的条件下,如无水,在沙漠中也很难走出200km。

在沙漠中如何生存?

1、正确地判断方向:

在广阔的沙漠上行走,因为视野空旷,难以找到定向的参照物,加上起伏的沙丘、高大的沙山和洼地,人们一般不可能走直线,所以,沙漠行军中正确地判断方向是沙漠探险的先决条件。

用仪器判定方向:用罗盘和地图标定方向是早期沙漠探险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要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根据地图标定目标地区的位置和方位角,然后根据罗盘所指的方位角行进。由于沙漠中不可能沿直线行军,用这种方法在沙漠中行军时要不断地校正方位,不然的话很难到达预定目标。在长距离沙漠探险和穿越中,准确到达目的地或在茫茫沙海中找到预投的补给品是非常困难的。80年代后期,随着个人卫星导航系统(GPS)在民间的普及,使得沙漠探险更为精确,在沙漠中迷途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目前所有的沙漠探险队几乎都使用GPS导航。

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 :沙漠中地形开阔,云量极少,多晴天,因而用太阳和北极星辨识方向都非常理想。此外还可以利用沙丘走向判定方向: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盛行西北风,沙丘一般形成东南走向,沙丘西北面是迎风面,坡度较小,沙质较硬。东南面背风,坡度大,沙质松软。另外,沙漠中的植物,如红柳、梭梭柴、骆驼刺等都向东南方向倾斜。但这里还是要说明的是,上述是沙漠地区的一般特点,风向还因地区的不同而异,沙丘的走向也有所不同,要得出正确的判断,须事先掌握目标地区的气象和地貌。

2、在沙漠中走路 :

在沙漠中行军要走得舒服,首先得准备一双合适的鞋子,鞋底太软,在沙漠中行走很不舒服,时间长了脚会很难受。防沙套(雪套)是不可缺少的,一旦鞋子里进了沙子,不一会脚就会被磨破。

其次,要学会用双杖走路。负重在沙漠中行军,在松软的沙丘上下翻越,对膝盖构成很大的压力,很容易造成损伤。用双杖行走能减轻膝盖的压力,也能节省很多体力。

第三、不要怕走弯路。一望无际的沙海,并不是一马平川。在沙漠中会遇到许多大的沙丘或沙山,一定要绕过去,切忌直越陡坡。要避开背风面松软的沙地,尽量在迎风面和沙脊上行走,因为迎风面受风蚀作用,被压得很实,比较硬,在上面行走比较容易,也省力气;而背风面主要是风积形成的,比较松散,在上面行走,陷入较深,比较消耗体力。如果有驼队的话,踏着骆驼的蹄印走,可以节省很多体力。在沙漠探险中,在前面带路的人很重要,要能找出好走的路,并且采用慢行、每小时休息10分钟的方法,一般队伍一天行走不要超过直线距离20公里。

3、露营:

在沙漠露营和在其它地区露营还是有区别的。通常要注意两点:一是营地要选在避风的地方,又要防止流沙的掩埋,这类地方往往是在沙丘之中的平地上;二是营地万万不可扎在红柳、胡杨树等植物附近,因为在有植物的地方,往往寄生着一些有毒的虫子,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种“塔里木蜱”,通常成活在红柳和胡杨树下,这种“蜱”携带一种病毒,人一旦被咬后,往往会引发一种致命的病(塔里木出血热),在十几小时内死亡。

在冬季,不会有大风,也没有咬人的毒虫,露营地点的选择也比较随意。冬季的夜晚非常寒冷,即使用双层帐篷,帐内也会结很厚的霜。在沙漠中有许多枯死的树木,最寒冷季节也可自己动手打造“火炕”,也就是挖一席之地,在上面烧火,然后用沙子掩埋,人睡在烧热的沙子上。这种方法很适用于全自助极限探险,探险者可以不带帐篷,以减轻重量。

4、与骆驼相处:

骆驼是沙漠中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所以学会与骆驼相处是很重要的。骑骆驼时,要防止骆驼站起来和卧倒时将人甩下,在这时要抱紧驼鞍或驼峰。平时不要靠近骆驼的后脚和头部,以防它踢人和用嘴喷人。骆驼虽然温顺,但受惊后却很危险,要防止突然的响声如突然的喊叫和刺目的颜色、突然打开色彩艳丽的自动伞等,会剌激骆驼。长途骑骆驼不要绷着劲,要顺着骆驼的步伐自然骑坐,随时调整坐姿,并适时下来步行一段。

5、寻找水源

沙漠中很多地方并非寸草不生。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动植物。1980年,我国科学考察队在新疆罗布泊沙漠地区进行考察。其中有懂得生物特性的队员,因而他们在食物、饮水缺乏的艰苦环境中,捕捉蜥蜴而生吞其肉,吃蛇,饮野骆驼奶,还用梭梭(一种沙漠植物)的根茎和芦苇根来充饥。他们“茹毛饮血”,表现出极强的生存能力。

专家不仅教给人们如何保存体内水分的方法,还教给人们如何在表面上看来滴水不存的地方找地下水源,许多从沙漠死里逃生的人发现,形形色色的仙人掌恰恰是天然的水库。

一名美国飞行员脱险后讲述道:“对众多的仙人掌类植物品尝后,我发现一种瓶状的仙人掌含水量最为丰富,只需挤压一下就能畅饮一顿。”在沙漠中有一种仙人掌据说一次可以挤出4升水。许多人恰恰是在仙人掌的阴影下失之交臂,活活地渴死了。

另外,还有很多动物的血,昆虫的汁液都可以用来止渴。

需要注意的是,沙漠里的水,也不要随便喝。矿化度非常的高,又苦又咸的,非常糟糕。塔里木盆地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干旱。来了洪水之后,一些水洼子就会储存一些水。但是,这些水很脏,有一些动物在里面喝水或者洗澡之类的。最好带上净水过滤器。或者带上过滤的药片。

对找到的水源进行消毒的方法如下:

将净水药片放入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或灌入壶中存储备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净水药片可对1升的水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质较混浊可用2片净水药片进行消毒。目前,军队里都采用此法在野外对水进行消毒。

如果没有净水药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酒代替净水药片对水进行消毒。在已净化过的水中,每1升水滴入3-4滴碘酒,如果水质混浊,则在每1升水中滴入的碘酒要加倍。搅拌摇晃后,静置的时间也应长一些,20-30分钟后,即可饮用或备用。

如果以上的消毒药物均没有,正巧随身携带有野饮时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对水进行消毒。在净化过的水中倒入一些醋汁,搅匀后,静置30分钟便可饮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沙漠遇险成功获得求救的维瑞尔家庭:

1959年,美国人维瑞尔与其妻罗娜驾车带6个孩子去沙漠旅行,结果在沙漠途中遇险,经过百般沙漠求生方法后终于获救。

维瑞尔一家人没有在人们常往来的道路上行驶,却铤而走险,插到一条小路上。他们的去向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汽车走出600m就无路可寻了。维瑞尔试图拐弯时,车撞到了一块大石头上,碰坏了水箱,水开始向外流。当车行驶了16km后,水箱里的水就开始沸腾了。全家人此时既无饮用水也无食品。

这时头脑清醒的罗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孩子们在汽车的遮荫处休息;与丈夫将两条毯子裁成条状,组成了“SOS”的求救信号;卸下照后镜放在地上,借用阳光的反射向空中的飞机发求救信号;将备用的车轮胎浸透了油以便随时点燃作为求援信号,将4个轮胎罩放在地上准备采集清晨的露水。

白天丈夫和孩子们的嘴唇及皮肤上的水泡都被涂上口红,并将孩子们的身体埋在较阴凉的沙子里,还将他们的脸用东西盖上,然后将自己也埋在沙子里,剥去树皮吸吮树液;中午气温高,孩子们脸上的皮肤晒破了,夫妇俩就将收集在水壶里的尿用破布抹在孩子们的脸上借以降温;他们让孩子们吃一盒无毒的淀粉浆糊充饥,将仙人掌切开放在火上烤,吸水滴借以止渴。

3天后,救援队发现了他们的求救信号,他们终于成功脱险。

在沙漠中如何生存,需要自己懂得一些野外求生的常识,好比如何取水、如果驱赶野兽、如何抵抗烈日的暴晒等等。更多有关沙漠求生等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户外活动频道。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冬天户外运动注意事项

上一篇:

野外19个最佳生存装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