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什么是动静结合?

2019-06-29 16:58:44浏览:73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动静结合,一方面是指在练功方式上强调静功与动功的密切结合,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动功时要掌握动中有静,在练静功时要体会静中有动

动静结合,一方面是指在练功方式上强调静功与动功的密切结合,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动功时要掌握“动中有静”,在练静功时要体会“静中有动”。动,指形体外部和体内“气息”(感觉)的运动,前者可视为“外动”,而后者可视为“内动”。静,指形体与精神的宁静,前者可视为“外静”,后者可视为“内静”。

动与静是相对的,也是辨证的。

静功主要是锻炼身体内部,而没有肢体活动、肌肉骨骼的锻炼。动功有不少肢体活动及肌肉骨骼的锻炼,这有利于初步疏通经络,气血疏通后有利于入静。对于初练功者,肢体的动作有助于使注意力集中,通过动而达到静是初学者常走的一条路。

静功的静不是绝对的静,虽然没有形体的动作,但气血在大脑高度入静状态下按它本身的规律运行,它的种种微妙变化,都是动功所不能体会到的。没有形体动作,更能专心一意。入静的程度越深,机体感受能力和反映能力都更敏锐,这是更高级的气功状态。在这种气功状态下,我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人自身各种功能的开发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功法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初学者以先学动功为宜,然后再动、静相兼,最后过渡到以静为主。

在练功时,不论静功、动功都要以静为前提。练静功时,要做到外静内动,静中求动;练动功时,要做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否则的话,练气功和做广播体操没有什么两样了。

具体来说,练功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体质、性格、练功进度等,如是病人,还需考虑疾病的种类及病程等等),把动功与静功有机地结合起来锻炼。从体力来说,体力差的可以少动,体力好的多动,一般以不疲劳为度。从病情来说,病情较重、体质虚弱的可以静功为主,配合动功;随着病情好转、体质增强,应逐步增加动功,达到一定层次后再以静功为主。从时间上来说,早晨先静后动,以便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一天的活动中去;晚上宜先动后静,以利于安静地入睡。这些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灵活运用。每个练功人都应根据反馈来的信息,及时调节,时间久了,就能慢慢体会出其中的“度”,就能游刃有余,胸有成竹地处理练功中的动静问题。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什么是意感相依?

上一篇:

神经衰弱患者如何练气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