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磷偏低是怎么回事
1、磷偏低是怎么回事
一般饮食中含有充分的磷酸盐。但低磷酸盐血症可发生在下列情况: 禁食,特别是进行静脉高营养的病人,因葡萄糖可增加细胞对磷酸盐的摄取,导致低磷酸盐血症。长期服用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碳酸铝一类结合剂,抑制磷酸盐的肠腔吸收。糖酵解及碱中毒,可迅速消耗细胞内磷酸盐的浓度,增加细胞对磷酸盐的摄入,从而引起低磷酸盐血症。
糖尿病酸中毒病人进行胰岛素治疗后,糖酵解增加,磷酸盐也向细胞内移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使尿磷酸盐排泄增加。维生素D缺乏,减少肠腔磷酸盐的吸收。某些肾小管疾病,如范可尼氏综合症,此时尿磷酸盐排出明显增加。酗酒,由于饮食减少、糖酵解增加以及用抗酸结合剂治疗胃炎,引起低磷酸盐血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家族性低磷血症),为性连锁显性遗传病,近曲小管磷重吸收障碍,肠钙吸收亦不良。
2、低磷血症症状诊断
最常引起低磷血症的原因是碱中毒(呼吸性及代谢性)。通常低磷血症可按下列程序进行鉴别,先排除碱中毒原因后,测定尿磷酸盐。若尿磷酸盐排泄增加,测定血浆钙。尿磷酸盐排泄减少,应考虑饮食中磷酸盐摄入减少、抗酸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等。还需注意鉴别各种原因引起的低磷血症。
低磷血症常见于低磷血症性佝偻病,此病应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肾小管性酸中毒相鉴别,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诊断,如血气电解质分析,尿常规,一侧长骨照片,血钙,血磷,尿钙,尿磷以及骨碱性磷酸酶等。此外,低磷血症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双侧髋部疼痛、乏力、肌无力、以及由于磷摄入所致的慢性脂肪泻等进行诊断。也可以通过化验中血磷低,尿磷增多,血钙正常或偏低,血碱性磷酸酶在活动期升高来进行诊断。诊断时也别忘了查询该患者的家族病史或者低磷血症病史,会有助于确诊。
3、磷的主要生理功能
3.1、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骨骼和牙齿的钙化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3.2、保持体内ATP代谢的平衡,调节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3、生命物质的组成部分:它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成份,而核苷酸是生命中传递信息和调控细胞代谢的重要 物质核糖核酸(RD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3.4、参与体内的酸碱平衡的调节,参与体内脂肪的代谢。
食物中磷的来源
磷在食物中存在也很广泛。磷的丰富来源有可可粉、棉籽粉、鱼粉、花生粉、西葫芦子、南瓜籽、米糠、大豆粉、向日葵、麦麸。良好来源有牛肉、干酪、鱼、海产品、羊肉、肝、果仁、花生酱、猪肉、禽肉和全谷粉。一般来源有面包、谷物、干果、蛋、冰淇淋、牛奶、大多数的蔬菜(蔬菜食品)和白面粉。
磷在体内的吸收与排泄和钙(钙食品)大致一样。膳食中的谷类与蔬菜中的磷为植酸形式的磷,人肠缺少乳糖酶,所以植酸利用率低。故正常成人约能吸收膳食中磷的43%~46%,尤以大米作为主粮的情况下。以米及奶制品或以米及小鱼为主食时,其吸收率可高些,约为47%~64%。牛奶喂养的婴儿肠中磷净收率为65%~75%。人乳喂养者则超过85%;低磷膳食的吸收率最大可达到90%。若长期食用大量谷类食品,对植物磷形成适应性,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植酸磷的吸收率。面食发酵有利于磷的吸收。
低磷饮食的注意事项
1、减少蛋白摄入:在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采用低蛋白饮食,减少蛋白摄入,可以有效减少磷的摄入。但过度使用这招可能导致营养障碍,尤其是透析患者,还得看看其他方法。
2、关注食物“磷蛋白比”和磷的吸收度:一方面我们需要保证一定的蛋白摄入,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减少磷的摄入,那么理想的食物自然是含蛋白量多,而含磷少的食物。于是有了一个概念,叫“磷蛋白比”:每含1g蛋白质所含磷的量。“磷蛋白比”越高,越不适合大量食用,比如鸡蛋黄、坚果、奶酪、禽类、动物内脏等。一般推荐“磷蛋白比”小于12mg/g的食物。
3、煮一煮再吃更健康:将食物煮一煮,去汤再吃,可以有效减少磷,以及钠、钾、钙等元素摄入,动物和植物食材都可以。磷减少的程度与所用水量、食材大小、煮的时间以及是否去皮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表面,这一招,可以减少蔬菜中51%的磷,肉食中也可以下降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