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症状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叶酸及维生素B12共同缺乏而引起,以面色苍白、眩晕、眼花、气促、心悸或心慌、疲倦、乏力较常见,可伴有耳鸣、全身无力及精神萎靡;贫血程度较严重时,患者会处于嗜睡状态,常伴有轻度黄疸。此时,患者皮肤出现特殊的柠檬黄色,即蜡黄色。
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习惯及不正确的烹调习惯,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品,孕妇应多食新鲜蔬菜和动物蛋白质,妊娠后期可补充叶酸,在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高发区应积极宣传改进食谱,对慢性溶血性贫血或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者应给予叶酸预防性治疗,全胃切除者应每月预防性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一次。
多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RBC大小不匀,以大卵圆形红细胞为主,呈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易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可见巨红细胞、异型红细胞及巨幼变的中晚幼红细胞,RBC中可见到卡波环(Cabot rings)及豪-乔小体(Howell-Jolly body)。MCV>100fl,MCH>33pg,MCHC多正常,RDW增高。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者居多(>5%),可有6叶或更多的分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重症病例血小板可减少。网织红细胞(Ret)正常,稍升高或减少。
巨幼细胞性贫血病因
由于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机体吸收障碍、机体利用障碍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产生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单纯摄入不足引起者甚罕见,仅见长期严格素食者。
由于机体叶酸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见于婴儿、儿童及妇女妊娠期。营养不良性主要由于新鲜蔬菜及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所致。需要量增加尚见于慢性溶血、骨髓增殖症、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剥脱性皮炎等。
包括许多抗代谢药如6-巯嘌呤、氟尿嘧啶、羟基脲及阿糖胞苷等的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如乳清酸尿症、Lesch-Nyhan综合征、亚氨甲基转移酶或N5-甲基四氢叶酸转移酶的缺乏。
巨幼细胞性贫血吃什么好
维生素B12缺乏可以直接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因此,直接补充维生素B12药物,或吃含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有明显治疗效果。长期纯素食者,每天应该补充6微克的维生素B12。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适宜摄入量为2.4微克一天。
叶酸缺乏,也是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直接因素。含叶酸丰富的食物,动物性,植物性均有,例如猪肝,鸡蛋,黄豆,菠菜,小白菜,辣椒,西红柿等。
动物性食物含铁,维生素B12,叶酸,蛋白质丰富,特别是猪肝,可以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患者,需要同时避免大量的维生素B1,铜,以及维生素C过多摄入。
在烹调加工食物过程中,动物性食物不宜加碱,或用高温油炸或煎烤,因碱和高温可使维生素B12遭到严重破坏。另外,经巴氏消毒的牛奶,维生素B12损失很大。